安某某,女,48岁。
9年前出现眼胀、视力下降、复视,外院检查疑眼眶内肿物,手术病理证实为坏死,化验:ANCA(+),诊断为韦格纳肉芽肿病(WG)。虽经激素+CTX治疗,逐渐出现鼻部畸形。1年前再次出现眼红,伴头痛,反复发作,我院CT示:鼻部组织结构破坏,双眼眶内、各副鼻窦广泛软组织影,予以MP、CTX、MTX及沙利度胺治疗,症状一度好转。4个月前再次出现复视、白细胞减少,无发热,为进一步诊治于2011年5月10日收入院。
查体:一般情况尚可,体温、血压正常,重度听力下降,鞍鼻明显,左眼球活动受限,皮肤黏膜未见异常,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四肢关节未见异常。
化验:WBC2.8×109/L,N77.5%,Hgb124g/L,Plt122×109/L,ESR、CRP、RF、C3、C4、ANCA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尿RT(-)。
住院后一周出现耳痛、听力急剧下降,伴头痛及癫痫发作。
耳科检查示鼓膜凸凹不平,柄区充血(图1a),考虑与WG有关。
鼻科检查:鼻黏膜萎缩,未见明显炎性改变。
头MRI:双侧眼眶鼻侧软组织影(图1c),病变较前有进展;双侧额窦、残留筛窦及蝶窦阻塞性炎症;双侧中耳乳突炎;左海绵窦区异常信号(图1d),考虑为炎症;上述病变均不除外与WG侵蚀相关。
予以MP治疗后,听力一度好转。住院期间再次出现癫痫及视力下降,不除外鼻窦及或颅内感染,予以鼻窦引流手术。
术中:鼻镜下探查鼻腔可见多量黄色黏稠分泌物;鼻中隔缺如,各鼻甲消失;鼻腔黏膜炎性改变,充血水肿明显,触之易出血。定位双侧筛窦、蝶窦位置,切开黏膜及窦前下壁,可见其内阻塞性囊肿,伴多量黄色黏稠分泌物;清除后各窦腔内均见黏膜增厚、炎性改变,骨组织增厚、变脆。切除组织病理为纤维组织慢性炎症,未见特殊病原体。
术后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头MRI示双侧颞枕叶团状高密度影,考虑为脑出血并周围水肿(图1b),术后予以对症治疗及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继续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图1
a.耳镜:左侧鼓膜水肿,局部凸凹不平;鼓膜柄部轻度充血;b.MR:颅内多发出血灶;
c.CT:双侧眼眶鼻侧软组织影,左侧眼眶骨壁不完整(破坏);鼻腔结构破坏明显;
d.MRI:鼻腔结构异常,鼻中隔及鼻甲破坏、消失;部分鼻窦内见多灶性、团块状信号增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