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某某,女,43岁。
无明显原因口腔溃疡20年,反复发作,严重时每月1次,偶伴外阴溃疡;5年前出现右足趾及踝关节肿痛;曾伴双眼虹膜睫状体炎,5年前出现反复毛囊炎及结节红斑;多种化验(RT、ANA、抗ENA、ANCA、ESR、HLA-B27)未见异常,外院诊断为白塞病予以泼尼松及环磷酰胺治疗,7个月后因停经而停用CTX。
2年前因眼底出血伴渗出,OCT检查见图1;再次使用激素及环孢素治疗,1年后停用。

图1
OCT:眼底黄斑区轻度水肿,伴黄斑前膜
近2年出现眩晕伴视物旋转,间断发作,每年1~2次/年,无耳鸣及听力下降。近2个月发作频繁,于我院ENT科诊断为迟发型膜迷路积水,对症治疗无效。
于我科就诊,考虑为白塞病内耳损害,于2010年12 月21日收入院。
既往体健。父患银屑病。
查体:一般情况好,无发热,血压100/60mmHg,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黏膜未及异常,眼部异常参眼科查体,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四肢关节未见异常。
化验:血RT、ESR、RF、CRP、ANA均未见异常,HLA-B27(-);HLA-B5(-);PPD(-)。胸片未见异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
ENT检查:①纯音测定 正常;②听觉诱发电位(ABR)未见异常;③耳蜗电图(EcochG)潜伏期SP/AP:左37%、右33%;④声导抗 双耳A型,鼓室压力正常;⑤耳声发射 未见异常;⑥前庭功能 左侧水平半规管功能减弱(图2),未记录到自发眼震。

图2
前庭功能测定:左侧水平半规管功能单侧减弱48%
颞骨CT未见异常。
诊断:白塞病,内耳损害。
因患者拒绝使用免疫抑制剂,故仅予以激素治疗。门诊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