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神经病例 伴颅高压、颅内静脉窦栓塞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神经病例 伴颅高压、颅内静脉窦栓塞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作者
王振刚
案例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颅内高压症
病例摘要

孔某,女,23岁。

入院前3个月(2010年8月)流产后感乏力,面色黄、眼发黄、尿色加深,外院化验:WBC2.4×109/L、RBC1.09×1012/L、Hb40g/L、Plt24×109/L,肝功能间接胆红素增高,LDH增高;B超脾大,胆汁淤积;骨穿示溶血性贫血;予以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血小板升到57×109/L。

2010年11月初,无明显原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逐渐加重,伴双颞侧、颈部胀痛。当地医院眼科查:双视乳头边界模糊,散在出血,静脉迂曲;外院神经科查:神清,双眼外展、内收均受限,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好;外院头MR示双额叶缺血性病变,矢状窦、右侧横窦异常信号,考虑为静脉血栓形成;眼B超示视盘水肿。治疗不详。

因视力无改变于2010年11月28日来我院眼科查:双眼视力光感,双眼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视乳头水肿、眼底有小片状充血(图1a~b);FFA:左眼静脉充盈迟缓,早期视盘边界不清,视网膜各个方向散在MA,未见NV或NP;晚期视盘高荧光,周边血管壁轻微荧光渗漏(图1c~d)。右眼大致同左眼。符合双眼贫血性视网膜荧光改变。

图1

a~b. 眼底:双眼视盘边界不清、水肿,盘周可见小片状出血;视网膜静脉走行迂曲,后极部可见散在视网膜出血;
c~d. FFA:静脉充盈迟缓,早期视盘边界不清,视网膜各个方向散在MA,未见NV或NP;晚期视盘高荧光,周边血管壁轻微荧光渗漏;右眼大致同左眼,符合双眼贫血性视网膜荧光改变

眼B超示视神经乳头隆突。

眼MRI示双侧视神经周围蛛网膜下腔增宽(图2a~b),双侧泪腺大。考虑与风湿免疫病相关,转入我科。

起病后无发热、无口腔溃疡、阴部溃疡、无皮疹、无关节痛。

既往体健:月经15岁初潮,每次3~5天:G2P0,胎死宫内一次、早产2周一次。

查体:一般情况可,无发热,神清,血压100/60mmHg,浅表淋巴结及皮肤黏膜未见异常,双眼瞳孔散大,光反射近无,双眼阵发性会聚障碍,鼻耳未见异常,甲状腺未见异常,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四肢关节未见异常。

化验:WBC4.7×109/L,RBC3.4×1012/L,Hb108g/L,Plt54×109/L,Ret4.7%;ANA1∶320,Coombs(+),C345.8mg/dl,C419.4mg/dl;ESR、CRP、RF、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ANCA、Acl、β2-GP1、LA均阴性;肝肾功能正常,尿常规(-)。

腰穿:CSF压力>300mmH2O,清亮透明。CSF常规及生化均正常。

头MRI:双额叶、侧脑室及后角旁见脱髓鞘样改变(图2c);CTV示右颈内、颈静脉球、乙状窦、横窦内静脉血栓形成(图2d)。

图2

a~b. 眼MRI:双侧视神经周围蛛网膜下腔增宽,视乳头突出;
c. 头MRI:双额叶、侧脑室及后角旁见脱髓鞘样改变;
d. CTV:右颈内、颈静脉球、乙状窦、横窦内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SLE,颅内高压、颅内多处静脉窦栓塞。

予以MP+CTX+抗凝治疗及鞘内注射,视力稍有好转,颅内压未见明显下降。

曾使用甲硝唑+左氧,出现腹痛、紫癜样皮疹,一过性胆红素增高及盆腔积液,停药后好转。经治疗补体恢复正常。

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神经病例 伴视神经损害的丙型肝炎、高滴度RF血症 下一篇:耳病例 伴严重耳廓软骨炎的复发性多软骨炎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