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神经病例 伴视神经损害的抗磷脂综合征
神经病例 伴视神经损害的抗磷脂综合征
作者
王振刚
案例诊断
视神经损害;抗磷脂综合征
病例摘要

付某某,女,45岁。

18年前因严重乏力及下肢皮疹发现血小板减少,诊断不明,激素治疗后好转。

2年前无明显原因突发右眼视力下降,当地医院经激素治疗后效果不佳;同时,因憋喘,当地医院发现心脏杂音,UCG:发现二尖瓣反流、关闭不全,赘生物黄豆大小,治疗不详。

1年前因突发左眼下部视野缺损,当地医院查头MRI发现脑梗(无症状),予以抗栓治疗,但视力无变化。

3个月后(2010年1月)左眼视力逐渐下降伴眼球转动痛,于协和医院查,FFA:左动脉充盈6分42秒,静脉充盈迟缓;右视乳头苍白,充盈迟缓。未见明确无动脉灌注区。诊断为左CRAO,疑眼动脉闭塞收入院。

化验查:血WBC7.3×109/L,Hb141g/L,Plt114×109/L,ESR30mm/h、CRP(-)、尿(-),梅毒反应(+),梅毒特异抗体(-),RF(-),Acl(-),抗β2-GP1(糖蛋白1)162RU/ml (<20)、抗ENA抗体(-),乙肝、丙肝、艾滋病(-),ANCA(-)。

UCG:主动脉瓣回声增强;二尖瓣前叶增厚,其上可见5mm×3mm大小中等回声,赘生物不除外。

脑CT: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局部突起;左侧基底节区、左侧顶叶及右侧脑室前脚旁可见大片低密度灶,梗死可能;左侧上颌窦类圆形软组织影,牙源性囊肿可能。

颈动脉超声未见异常。

眼科球后注射治疗后视力稍有好转。

诊断为双眼视力下降原因未明(心瓣膜赘生物栓塞不除外),右眼无光感、右视神经萎缩,二尖瓣病变(赘生物不除外),主动脉瓣病变、多发脑梗死。予以眼部局部治疗,视力有好转。未服药。

2周前(2010年4月)左眼视力再次下降,几乎为失明,无眼痛,于我院眼科就诊查:眼无充血,角膜清,瞳孔中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KP(-)、Tyn(-),双视盘色淡视杯较深,血管略细。诊断为视神经萎缩,化验:ANA1∶320,ESR41mm/h,CRP11.9mg/ L,RF、抗ENA抗体(-),肝肾功能正常;予以甲泼尼龙1.0g冲击治疗后收入神经科。

既往:高血压6年。口服降压药治疗。

查体:一般好,神清语利,体温正常,血压130/80mmHg,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皮肤黏膜未见异常,耳鼻未见畸形,甲状腺不大,心肺肝脾未见异常。下肢皮肤可见瘀斑,四肢关节未见异常。

头MRI(图1a~c)示:双视神经形态、信号异常改变,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左侧顶叶陈旧脑梗灶;老年脑改变;双侧上颌窦炎、筛窦及右蝶窦炎。头颅MRA未见异常。

图1

a~c. 颅脑MRI示双侧额、顶叶及侧脑室旁、放射冠、半卵圆中心缺血性脱髓鞘改变;右侧顶叶陈旧脑梗死灶

化验:WBC14.7×109/L,Hb136g/L,Plt67~42×109/L,尿蛋白0.3g/L,24小时尿蛋白315mg,多次梅毒过筛试验(+),梅毒特异抗体(-),CRP、ESR补体正常。骨穿未见特殊异常。B超:肝脾不大。疑风湿病,于2010年5月转到风湿科。

我科复查ANA1∶80,CCP(-),LA(-),诊断为APS,SLE不除外。

在激素治疗基础上,予以免疫抑制剂及抗凝治疗。二周后患者的视力由几乎完全失明到眼前明亮感增强,在夜间,可以辨别出灯光的位置,但白天尚不能辨出窗户的方位。

随诊一个月,血小板恢复正常,视力尚无改善。失访。

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神经病例 伴视神经受累、治疗后复明的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病) 下一篇:神经病例 伴反复视神经、脊髓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