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某某,女,73岁。
2003年12月6日突发左下肢肿胀,1~2天内由小腿逐渐肿及大腿根部,B超发现:左髂总、髂外、股深、股浅、腘静脉均见中低回声,加压探头管腔不扁。CDFI未见血流信号。挤压小腿腘静脉管腔前壁可见细小血流。诊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胸片及UCG未见异常,肺核素扫描未见栓塞迹象。给予尿激酶溶栓以及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并行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未做进一步检查。
2007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痛,充血伴视物模糊。我院眼科检查:右巩膜充血,诊为巩膜炎,局部激素点眼治疗无好转,反复发作。
入院前2周,巩膜炎加重伴右耳鸣,无听力下降,于我院风湿科会诊,查血p-ANCA 128.34RU/ml,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于2007年7月25日收入风湿科。
起病后无关节痛、口腔溃疡、发热、皮疹等。
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血压最高220/140mmHg,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满意;糖尿病史2年,胰岛素治疗中,未规律监测血糖。
查体:一般情况尚好,神清语利,体温正常,血压130/70mmHg,皮肤黏膜及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角膜清,瞳孔等大正圆,光反射灵敏。右眼外侧巩膜充血明显(图1a)。

图1
a.(治疗前)右眼颞侧巩膜充血明显,伴老年环,颞侧边缘角膜溃疡;b.(治疗后好转)巩膜变薄,可透见色素
耳鼻未见异常,甲状腺不大,心肺肝脾均未及,未见异常。四肢关节未见肿胀、畸形。
化验:WBC6.310×109/L,Hgb135g/L,Plt231×109/L,c-ANCA<20RU/ml,p-ANCA 128.34RU/ml,ESR 21mm/h,RF 20U/ml,CRP42μg/ml,ANA 1∶1000,抗ds-DNA、抗ENA、ACL、LA、AKA、APF均(-),Ig、补体正常。HLA-B27(-),甲状腺功能正常,TgAb正常,TmAb稍高。肝肾功能正常,胆固醇6.21mmol/L,甘油三酯2.08mmol/L。尿常规:RBC 4~6/HP。PPD(-)。
腹部B超(-):胸片未见异常。
肺CT:双肺野及肺动脉未见异常,降主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考虑为动脉硬化所致(图2)。

图2
胸部增强CT:胸部降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改变,软斑块形成
ENT检查:双鼓膜正常,行纯音测听,双耳高频听力下降(图3),右耳明显,耳科会诊考虑患者听力为神经性耳聋,高频下降考虑为老年性耳聋,右耳合并突发性耳聋,微循环障碍。

图3
纯音测听:双耳听力下降,以高频部分明显
眼科会诊:右眼结膜颞侧充血,浅巩膜充血,压痛,角膜清,前房中深,瞳孔圆光反射可,晶状体混浊。眼底:隐见视盘色界可,网膜红光反射可。
诊断为ANCA相关血管炎。
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3天,眼痛症状消失,右巩膜充血明显减轻(图1b)。CRP15.4μg/ml,p-ANCA 62~46RU/ml。
住院期间(8月19日)无明显原因,突发左胁腹部、左腰背部疼痛,时呈阵发性绞痛,持续性,较重,伴恶心、呕吐,无发热及尿路刺激征,无黏液脓血便或黑便。
查体:腹软,局部未见皮疹,左下腹、左胁腹及左腰背沿肋弓下缘压痛,定位不明确,无反跳痛、肌紧张,移浊(-),肠鸣音正常,无血管杂音,墨菲征(-)。查血常规:WBC13.42×109/L,N82.2%,血尿淀粉酶正常,凝血及D二聚体正常,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血钾3.16mmol/L,钠、氯、钙均正常,便常规正常,尿常规:RBC2~3/HP、尿蛋白0.3g/L、WBC及管型(-),心电图未见异常。X线立位腹平片正常,急诊B超示脂肪肝,胆囊结石(直径1.0cm),胰、脾、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肠系膜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未见异常,妇科B超示子宫内膜增厚,余正常。给予止吐、解痉治疗效果不明显,予以罂粟碱及强痛定(布桂嗪)疼痛可稍减轻,但仅维持2~3小时。
3天后(8月22日)出现低热,体温37.5~38.1℃,无畏寒寒战,血WBC升至31.4×109/L,N90.1%,ESR33mm/h,CRP 202mg/dl,尿RBC满视野。尿相差:60%为正常红细胞,尿蛋白3.0g/L;血Cr正常,ALT103U/L,AST121U/L,予以对症治疗,疼痛渐减轻,WBC逐渐下降,体温逐渐正常。
5天后(8月24日)腹部MRI(图4a):左肾体积增大,后部皮质呈斑片状略短T1信号,在T2W1上略呈楔形,边界不清,略呈楔状,左侧肾盂、肾盏轻度受压变形。
MRU(图5):左侧肾盂、肾盏显影浅淡,失去正常形态,输尿管变细,中段以下未见明显显示。考虑:缺血性梗死?

图4
MRI:左肾节段性充盈不良(a),3个月后,左肾脏缩小(b)

图5
MRU:左肾结构紊乱,左侧输尿管显影不良
血管B超:左肾肾内血流偏少,肾动脉血流减速。
骨扫描: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区。
肾图:左肾浅淡,血流灌注减低,功能受损,右肾形态、功能、灌注正常。
肺通气灌注:右肺放射性分布不均匀,中叶外段、下叶外基底段通气、灌注功能受损,左肺(-),肺通气灌注显像基本匹配,未见肺栓塞迹象。
诊断:肾梗死。血管炎?动脉硬化?
由于上述原因而停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3个月,致巩膜炎再次复发,于2007年10月11日再次住院治疗。眼科复查,右眼11点至6点处结膜及浅层巩膜血管迂曲、压痛,10~11点处角膜缘浅层溃疡,散瞳后局部粘连。复查肾MR(图4b)示左肾体积缩小,实质内异常低信号,左肾动脉信号不均,右肾后部皮质局部类圆形异常信号。
头MR:双额叶、伴卵圆中心、放射冠缺血灶,双侧侧脑室周围脑白质脱髓鞘改变,有放射冠区软化灶。
化验:血WBC6.7×109/L,Hgb131g/L,Plt295×109/L,ESR20mm/h,CRP(-),RF(-),ANA1∶320,p-ANCA39RU/ml,肝肾功能正常。尿RBC10/HP。
再次给予激素+CTX治疗后,巩膜炎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