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胸椎管狭窄症典型病例一
病例 胸椎管狭窄症典型病例一
案例诊断
胸椎管狭窄症
病例介绍

女性,60岁,农民,因“双下肢麻木、无力6年,加重伴行走困难20天”入院治疗。查体:T7~11椎体及椎旁压痛、叩痛,自脐以远皮肤浅感觉减退,右侧为著,右下肢屈伸肌肌力Ⅲ+级,左下肢屈伸肌肌力Ⅳ级,肌张力增高,双侧膝腱、跟腱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髌阵挛阳性,双侧Babinski征阳性。胸椎正侧位X线片示胸椎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图1)。胸椎MRI示T2~4、T7~12水平黄韧带明显增厚,向前压迫硬膜囊,T7~12椎管明显狭窄,T8、9水平脊髓信号改变(图2)。

图1 术前胸椎正侧位X线片示胸椎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关节突关节增生等退行性改变

图2

(1)、(2)术前胸椎MRI示T2~4、T7~12水平黄韧带明显增厚,向前压迫硬膜囊,脊髓前后间隙狭窄,T7~12椎管明显狭窄,T8、9水平脊髓信号改变;(3)、(4)术后MRI示T8、9椎板切除,减压彻底,人工椎板位置良好

专家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原则

对退变性胸椎管狭窄,目前尚无有效的非手术疗法,手术减压是解除压迫、恢复脊髓功能唯一有效的方法。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特别是脊髓损害发展较快者,应尽快手术。

此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保守治疗无效,心肺功能良好,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无明显手术禁忌,患者有明确手术意向,具备手术条件。此手术要点是:明确致病节段,仔细减除增厚的椎板与黄韧带,以及增生肥大的关节突,减压的宽度应当包括关节突的内侧半,以彻底减压;减压过程中避免脊髓的损伤。

该患者采用椎板分层摘除法行胸椎管减压,首先从两侧关节突关节中央纵向开槽,咬除棘突及椎板外层皮质,逐渐将椎板皮质去薄至无法操作时终止。去薄时可采用电动球磨钻将椎板去薄到只剩下内层椎板或骨化的黄韧带,薄如蛋壳。进一步将两侧纵向开槽部位开至椎管。在减压部位的远、近两端横向开槽,使两条纵向开槽线与两条横向开槽线连通。如果横向开槽时椎板下间隙太窄无法操作,需要向上下延长减压范围。寻找残余椎板薄弱部位,逐渐剔除、掀起、孤立、漂浮内层椎板。在椎板打开减压时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滴。

随访结果

患者术后第2天,即感双下肢活动不灵便及束缚感改善。术后1个月时,可床边坐起,腹部束缚感及下肢活动不便明显改善。术后40天时,可下地行走,复查胸椎MRI示手术节段减压彻底。术后半年,可自主活动,无明显胸腰背痛,双下肢麻木感明显减轻。

经验教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骶骨转移瘤 下一篇:病例 胸椎管狭窄症典型病例二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