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原发性腰椎恶性肿瘤
病例 原发性腰椎恶性肿瘤
案例诊断
原发性腰椎恶性肿瘤
导读

骨髓瘤虽不多见,但发生于脊柱者相对较多,在统计的38 959例骨肿瘤中,脊髓瘤644例(1.7%),发生于脊柱者104例(16.2%)。

骨髓瘤可单发或多发,两者似为一病而仅病变大小和持续时间不同。单发骨髓瘤常称之为浆细胞性骨髓瘤,脊柱浆细胞性骨髓瘤的预后较好。多发性骨髓瘤则预后较差。此疾病起病隐袭,病灶区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部位固定而持续进展,侵及神经根时可有放射痛。可能出现难于治疗的贫血。X线片病椎明显骨质疏松,晚期可出现压缩骨折。CT可发现较小的病灶。化验尿Bence-Jones蛋白阳性,然而,报道中单发性浆细胞性骨髓瘤的尿Bence-Jones蛋白阳性率较低,与多发性骨髓瘤似有些不同。

对多发的骨髓瘤,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办法,主要是以化疗与放疗治疗;对单发而局限者,在化疗的基础上,作病椎切除人工椎体置换或者是植骨融合内固定;局限性脊髓受压者,也可急症作椎板减压,术后化疗。

病例介绍

男性,57岁,因“腰痛伴双足麻木2年”入院。入院情况: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烧灼样,无夜间痛及放射痛。于当地医院行穿刺活检示:多发性骨髓瘤,转入我院。既往高血压、脑血栓病史。查体:腰椎局部无明显压痛,活动屈伸受限。双足痛觉减退,双股四头肌、踝背伸、跖屈、背伸肌力Ⅳ级,双膝反射(+ + ),双踝反射(+),双SLR40°(+),双Babinski征(-)。影像学检查:X线表现:椎体密度减低,T12~L1、L4、5椎体变扁,部分楔形变;L4、5椎小关节边缘模糊肥大;L3~5椎体前侧缘骨质增生;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CT表现:L4附件、L3和L5椎体及附件、S1脊椎和双侧髂骨骨质破坏,并L5椎体周围软组织块形成,相邻硬膜囊轻度受压;L3~5椎体前侧缘轻度增生;腰椎、骶骨和双侧髂骨多发骨质破坏,符合多发性骨髓瘤并椎体压缩。MRI表现:T10~L5椎体上下缘塌陷;L5椎体明显破坏变扁,呈等长T1、等稍长T2改变,压脂序列上呈稍高信号,病变向后方突入椎管,硬膜囊前缘受压;所示诸椎体及附件信号不均匀,其内见斑点状、斑片状短T1、长T2异常信号影,在压脂序列上大部分为低信号(图1)。考虑骨髓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图1 X线片示椎体密度减低,T12~L1、L4、5椎体变扁,部分楔形变;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CT示L4附件、L3和L5椎体及附件、S1脊椎和双侧髂骨骨质破坏,并L5椎体周围软组织块形成,相邻硬膜囊轻度受压;腰椎、骶骨和双侧髂骨多发骨质破坏。MRI表现: T10~L5椎体上下缘塌陷; L5椎体明显破坏变扁,病变向后方突入椎管,硬膜囊前缘受压

专家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原则

对多发的骨髓瘤,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办法,无法治愈。主要是化疗与放疗治疗。对单发而局限者,在化疗的基础上,作病椎切除人工椎体置换或者肿瘤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图2);局限性脊髓受压者,也可急症作椎板减压,术后化疗。

图2 肿瘤切除植骨内固定

近来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多发性骨髓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在化疗的基础上,采用靶向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当然,目前的靶向治疗费用较高,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靶向治疗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但是无法治愈。

随访结果

手术后下肢的症状基本消失,肌力恢复,仍然建议患者转血液科治疗。

经验教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腰椎骨巨细胞瘤典型病例二 下一篇:病例 腰椎转移瘤典型病例一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