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67岁,因“腰痛伴双下肢胀麻,步态不稳2个月”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不慎扭伤腰部,当即疼痛伴有双下肢胀麻,以右下肢为重,步态不稳,逐渐加重。曾去当地医院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大小便无异常。既往4年前椎体L1~3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后好转。查体发现:腰部活动受限,腰部轻微压痛,双下肢肌力正常,双下肢感觉痛觉减退,双膝反射(+ +),双踝反射未引出。双Babinski征(-)。影像学检查发现:CT所见:L1椎体双凹变形。L3上终板塌陷。L3椎体左侧示粗大骨纹,内见密度减低区。L2~5椎体前缘骨质增生,符合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L1、L3);椎体左侧改变,不除外椎体血管瘤或局部骨质疏松可能。MRI:L1、L3椎体变扁。T12椎体、L3椎体左侧及左侧椎弓根和横突、L4椎体示混杂T1长T2、T2WI+压脂呈高信号的异常信号影。T12椎体、L3椎体左侧及左侧椎弓根和横突、L4椎体异常信号(图1),考虑血管瘤可能性大;L1、L3压缩性骨折。

图1 手术前MRI与CT所见; CT示骨小梁稀疏
无症状者只需注意保护,对于出现疼痛者可进行放射治疗,常用剂量为50~200R(1R =2.58×10-4C/kg)。总量1500~2000R。近年来,对于椎体血管瘤的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椎体内骨水泥注射有相当的指征。尤其是仅有腰背痛而没有任何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患者。对于有脊髓压迫者,则应椎板减压,有的椎板同时受血管瘤侵袭,手术时出血较凶猛,应有充分的技术及止血准备。减压后再行放疗。近年来出现的全椎体切除则是椎体血管瘤的最佳选择,因为可以完整切除肿瘤且出血少,达到去除病椎,减压并重建的目的。
术后14个月随访,症状基本解除,腰椎X线片示内固定无异常(图2)。患者可以生活自理。

图2 术后14个月随访腰椎X线片示内固定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