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腰椎结核典型病例四
病例 腰椎结核典型病例四
案例诊断
腰椎结核
病例介绍

男性,25岁,患者因腰椎结核伴腰大肌脓肿行病灶清除术后3个月,术前及术后化疗方案及服药均为规范,术后卧床2个月余,腰痛不见缓解,近20天发现左下腹肿物而到我院就诊。查体:双下腹部可见两处长约15cm斜行手术瘢痕,L4、5节段轻度后凸,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实验室检查:血清抗结核阳性,血沉55mm/h,C反应蛋白173.1mg/dl。第一次手术前腰椎CT示:L4、5椎体及椎间盘破坏,死骨形成,双侧腰大肌脓肿。本次腰椎侧位X线示:L4、5椎体破坏较术前片加重。腰椎MRI示L4、5椎体破坏变扁,L4、5椎间盘破坏消失,病灶局部向后突,硬膜囊受压,双侧腰大肌内可见不规则状及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CT示:L4、5椎体死骨形成,左侧腰大肌脓肿及椎旁脓肿。入院诊断:腰椎结核(L4、5)并腰大肌脓肿(双侧),继发型肺结核,脓胸。入院后继续给予R.Z.E及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治疗方案。因患者入院时已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近5个月,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取髂骨植骨融合术。术后病理示干酪型结核。术后6周血沉、C反应蛋白均降至正常范围。术后3个月腰椎侧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均提示植骨融合(图1)。

图1

(1)~(3)L4、5椎体及椎间盘破坏,死骨形成,双侧腰大肌脓肿;(4)L 4、5椎体破坏较术前加重;(5)~(7)腰椎MRI示L 4、5椎体破坏变扁,L4、5椎间盘破坏消失,病灶局部向后突,硬膜囊受压,双侧腰大肌内可见不规则状及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 (8)CT示L4、5椎体死骨形成,左侧腰大肌脓肿及椎旁脓肿;(9)、(10)术后3个月腰椎侧位X线片及CT均提示植骨融合

专家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原则

应该积极手术,给予彻底清除病灶,神经减压,矫正后凸,植骨融合内固定。

随访结果

患者随访时间2年,术后一年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腰椎生理曲度恢复好,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植骨融合满意,给予取出后路内固定。内固定取出后半年,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腰椎曲度没有改变,植骨块密度增高,并与椎体修复良好(图2)。

图2

(1)术后1年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腰椎生理曲度恢复好,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植骨融合;(2)内固定取出后半年正侧位X线片示腰椎曲度没有改变,植骨块密度增高,并与椎体修复良好

经验教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腰椎结核典型病例三 下一篇:病例 腰椎结核典型病例五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