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3岁,中山小榄镇人,农民,因“反复头晕2年,再发2天”于2008年11月13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非天旋地转感,活动后加重,伴有恶心、咳嗽、咳白色稀痰,无呕吐,间有头痛,活动后加重,无心悸、胸闷、胸痛。曾多次在我院治疗,症状时有反复。2天前再次出现头晕,性质同前,曾到当地卫生所诊治,效果不佳,遂在家人陪同下来我院就诊。患者起病以来精神、睡眠一般,饮食习惯无特殊,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左眼青光眼(绝对期)、双眼白内障(其中左眼曾行白内障摘除术)、胃肠炎、2型糖尿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右侧)”等病史。患者20年前因“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院外长期服用“氨氯地平(施慧达)”控制血压,平时血压控制尚可。曾间断使用“卡托普利、格列齐特(达美康)、贝复舒滴眼液、噻吗洛尔(噻吗心安滴眼液)、氟桂利嗪、血栓通、艾司唑仑、唑吡坦(思诺思)、甲氧那明(安喘通)、阿米三嗪(都可喜)、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奥美拉唑片”等药物。否认重大外伤史。
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0/80mmHg。左眼视力无光感,右眼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无抵抗。肺、心查体无明显异常。腹部有一长约20cm的瘢痕。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
1.本次住院辅助检查结果
生化:血钾3.0mmol/L,血钠133mmol/L,血氯93mmol/L,血清铁49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心电图:①窦性心律;②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③异常左偏电轴(中度)。颈-椎动脉彩超示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硬化。胸片+颈椎片:①主动脉硬化;②颈椎病。血常规、二便常规、肝功、蛋白、DIC、DD2、糖尿病套餐、肿瘤标志物全套(CA-125、CA-153、CA-199、CEA、AFP、PSA、铁蛋白)、腹部B超等无明显异常。眼科会诊:左眼球部充血,晶状体中央混浊,瞳孔散大。
2.既往部分辅助检查结果
患者前后因上述各种原因住我院11次,有9次入院时查电解质提示低钠、低氯(表1):
表1 患者9次入院电解质检查

2006-5-30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
2006-10-28 USR及乙肝两对半、HIV-Ab、HCV-Ab均阴性。
2007-6-22鞍区冠状位CT增强扫描未见异常。上腹部CT:胆囊切除术后,肝吸虫病,肝硬化。
2007-6-28 AFU及AFP均正常。
其余既往住院期间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或规律性改变。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以抗眩晕、止呕、护胃、改善循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头晕症状好转,复查电解质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