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食管癌术后脑转移、肺转移
病例 食管癌术后脑转移、肺转移
案例诊断
食管癌术后脑转移、肺转移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河北省人,57岁。

主诉:食管癌术后2月余,左侧肢体活动差7天。

现病史:患者2009年2月因“进行性进食哽噎3个月”就诊于某市级肿瘤医院,查胃镜示距门齿32~37cm溃疡型肿物,病理示“鳞状细胞癌”。查胸部CT提示食管中段肿物,余无明显异常,未行颅脑CT及ECT等检查。行左开胸食管癌根治切除术,胃食管弓下吻合。术后病理报告:鳞状细胞癌Ⅱ~Ⅲ级,肿瘤侵犯深肌层,上、下切缘(-),区域淋巴结转移1/7。术后1个月于当地医院行多西紫杉醇+替加氟化疗1周期,具体剂量不详,治疗过程顺利。化疗后患者出现黑便,柏油样,量较多。同时查血红蛋白下降,最低69g/L,予输血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一般情况逐渐好转。2009年5月初,患者无明显诱因左侧肢体活动不便,于当地医院行胸部及颅脑CT检查,考虑“肿瘤肺内、脑转移”,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既往史:无相关肿瘤病史。

个人史:无特殊。吸烟史30年,20支/日,饮酒少量。

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T36.4℃,P95次/分R18次/分BP115/73mmHg。消瘦,神清,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基本对称,左胸部可见手术切口瘢痕,周围无明显红肿及炎症反应,双肺呼吸音清,心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分析:患者中年男性,有吸烟、饮酒史,因“进行性进食哽噎3个月”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后诊断明确,具有较典型食管癌病史,并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病理报告侵犯深肌层并有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患者肿瘤的病理类型也并无特殊。患者术后行化疗,在此期间出现黑便,并导致血红蛋白的明显下降。这是患者病情的一个转折,是此时胃肠道黏膜出现应激性溃疡诱发出血?还是胃食管吻合口出血问题?或者其他问题?因缺乏详细的病例资料,我们只能是推测上述患者贫血的原因,而这显然是一个不良的信号。食管癌术后2个月患者出现了一侧肢体的活动障碍,结合患者的肿瘤病史,首先考虑是否出现了脑转移,而进一步的CT检查发现和证实了脑转移,除此以外还发现了肺部的转移瘤。入院时患者的主要诊断都较为明确,处理也都尚属恰当,而面对食管癌术后短期内出现多处远处转移的患者,如何治疗成了一个主要的问题。全身治疗还是局部为主?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如何?在治疗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新问题呢?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疗经过

入院后行常规检查,患者存在贫血,血红蛋白95g/L,余化验检查大致正常。入院后复查颅脑强化MRI提示右顶叶转移灶,直径约3.2cm。2009-05-15入放疗科行右顶叶转移灶射波刀治疗,DT 30Gy/3F,放疗后左侧肢体活动明显改善,精细运动稍差,余一般情况可。2009-05-18患者主诉左胸部疼痛,并呈逐渐加重,同时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予对症处理后有好转。查体可见左胸壁原手术切口附近局部有隆起,发红,有压痛,并有波动感。查胸部B超报告:左胸壁原切口处深面,距皮肤1.3cm处见范围约15cm×7.5cm液性低回声区。遂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以排除吻合口瘘。经皮穿刺引流约500ml黄色脓液,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患者疼痛、发热症状有好转,间断仍有发热。2009-05-26复查胸部CT提示,相当于吻合口区域有软组织肿物,考虑复发,双肺多发结节样肿物,考虑转移,左侧胸壁软组织增厚,伴皮下积气。皮下积气考虑与胸部局部感染有关。为彻底清除感染,于原手术切口处切开扩大引流,定期纱布填塞创面。渗出逐渐减少,创面逐渐愈合,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此后患者仍诉左侧胸背部疼痛,影响饮食、睡眠,根据入院后CT检查结果,考虑此时患者疼痛与肿瘤吻合口复发浸润周围组织有关,遂于2009-06-17开始对吻合口复发灶行姑息性放疗,1.8Gy/日,1周后疼痛有减轻。放疗过程中患者贫血加重,血红蛋白最低6.3g/L,一般情况差。查消化道无出血,考虑与患者长时间感染、发热,同时营养差有关,故暂停放疗,予输红细胞改善贫血,同时置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改善患者一般情况。此外,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左上肢肿胀,可凹性,查上肢血管彩超提示,左锁骨下及左上肢腋静脉、肱静脉上段血栓形成,因患者入院后行锁穿,考虑与长期静脉置管有关,遂拔除锁穿管,予抗凝、溶栓等处理,待血栓稳定后予脱水等治疗,上肢水肿逐渐消退。2009-07-08患者因经济原因要求出院,回当地医院治疗。

最后诊断:食管癌术后复发、脑转移、双肺转移。

转归

出院后3个月随访,患者死于多脏器衰竭。

上一篇:病例 下咽癌合并食管癌 下一篇:病例 食管癌术后反复食管狭窄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