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5岁,男性。
主诉:反复咽痛1年余。
现病史:患者因发现左颌下包块2月余,加重伴咽痛1周于2009-09-17入住我院耳鼻喉科。曾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包块可以消退,一周后再次出现包块,触痛。2009-09-22耳鼻喉科行纤维喉镜检查,发现下咽部新生物,活检病理示“鳞癌”。上消化道钡餐示:食管胸中段充盈缺损,胃镜见食管胸中段肿瘤,活检示“鳞癌”。其后患者接受咽部放疗(60Gy/20F)+cetuximab治疗,疗效评价为SD,2010年6月行鼻咽+颈部+上胸部再程放疗,同时予力朴素+顺铂方案化疗1周期。此次患者拟进一步治疗入院。
既往史:9岁行阑尾切除,1994年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功能性鼻窦手术,1999年因外伤行脾切除。
个人史:吸烟20支/日×20年,饮酒10瓶(啤酒)/日×20年。
家族史:无家族肿瘤病史。
辅助检查:入院后上消化道钡餐(2009-09-22)示:左侧梨状咽隐窝消失,充盈缺损,食管胸中段主动脉弓下可见一充盈缺损,长度5.5cm,食管黏膜破坏、中断(图1A和B)。2009-09-22头颈部CT示:下咽部肿块,左颌下多发淋巴结肿大(图1C和D)。纤维喉镜示(2009-09-22):会厌表面光滑,左侧毗裂及杓间区可见菜花样新生物(图2A和B)。左颌下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批裂及杓间区活检示“中分化鳞癌”。胃镜见胸中段食管肿瘤,活检示“食管鳞癌,伴有原位癌”。2010年6月PET/CT示咽部和食管中段热结节。未见区域淋巴结阳性或远处转移病灶。2010-10-10复查纤维喉镜,咽部黏膜光滑,双侧室带、声带肿胀(图2C和D),复查颈部CT示右侧咽隐窝组织增厚,胸部CT示食管癌残留。

图1 上消化道钡餐
左侧梨状咽隐窝充盈缺损(A),食管胸中段充盈缺损,黏膜中断破坏(B);颈部CT 平扫和增强示咽部肿块,左颌下多发淋巴结肿大(C 和D)

图2 下咽癌纤维喉镜治疗前后比较
会厌表面光滑,左侧毗裂及杓间区可见菜花样新生物,活检为鳞癌(A 和B);下咽癌放化疗后复查,咽部黏膜光滑,双侧室带、声带肿胀,声带运动正常(C 和D)
初步分析:患者以“发现左颌下包块伴咽痛”为主诉入院。入院纤维喉镜发现下咽新生物,活检示“鳞癌”。上消化道钡餐偶然发现食管胸中段肿物,胃镜活检示鳞癌,并且见原位癌。咽部和食管胸中段同时发现鳞癌,有可能为咽癌并食管转移、食管癌并咽部转移或者咽癌食管癌为双原发癌。多原发癌的诊断Warren等提出的诊断标准:①每一种肿瘤必须证实为恶性肿瘤;②每一种肿瘤必须具有各自独特的病理学形态;③必须排除转移或复发的情况。根据时间间隔将MPC划分为同时性和异时性两种,前者指2个以上的癌在6个月内发生者,而后者指超过6个月者。Martini提出两个癌都是同一组织学类型的情况下,如果两个癌的时间间隔超过两年,或者两个癌都是来源于原位癌的情况下都为原发癌。这些标准都是很早提出来的,现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有了很大的进展,应用基因标志和蛋白标志进一步准确区分肿瘤的起源。Wang等提出用等位基因杂合子缺失来作为同一克隆的标志,分析多发肿瘤的起源。此患者食管癌活检发现合并有原位癌灶,食管应该为原发癌。下咽癌也很少由食管转移而来。重度吸烟和嗜酒都是食管鳞癌和咽鳞癌的高危因素,重度酒精摄入不是食管腺癌的高危因素。此患者重度吸烟,长期大量摄入酒精,持续损伤消化道黏膜,导致上消化道黏膜反复损伤修复,对基因产生显著的影响,可能是此患者罹患咽癌和食管癌的原因。
患者2009年10月接受放疗(60Gy/20F)+cetuximab(400mg/周×5次)方案治疗。患者出现Ⅲ度发热,Ⅱ度食管炎,咽部溃疡,吞咽困难,难以耐受,患者放疗至40Gy时中断放疗。2010年1月至5月到外院化疗4程,方案为:盖诺40mg d1、d8;奈达铂40mg d1~d3,同时再予cetuximab(400mg/周×5次),疗效评价为SD。2010-06-21日患者出现咯血,行对症处理后,咯血停止。按力朴素+顺铂方案化疗1周期,鼻咽+颈部+胸上段食管放疗22Gy/11F,咽癌疗效评价为CR。2010-09-01行食管癌根治性放疗,DT 60Gy/30F,患者胸痛症状缓解。食管癌疗效评价为SD。于2010-10-20行食管癌根治术,残胃食管胸内吻合。术后病理示食管鳞癌侵犯肌层,食管旁淋巴结一个阳性pT2N1M0Ⅱb期。术后恢复顺利。
最后诊断:①下咽鳞癌cT2N1M0Ⅲ期;②食管鳞癌cT2N0M0Ⅰb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