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多部位感染病例4
病例 多部位感染病例4
案例诊断
多部位感染
原发病病历摘要

患者男,51岁,主因发热1周,腹胀、呕吐深咖啡色液体1天,于11月30日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感,伴有发热,体温最高38℃,无明显憋喘、气促等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等,曾自行给予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静脉滴注,并自服消炎止痛药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自服“脑心通”治疗脑血管病,效果不明显。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不适加重,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胃内容物,反复呕吐3次,共约600~700ml,伴有肢体冰冷,面色苍白,即送某院急诊科,急查血常规WBC13.2×109/L,N94%,RBC4.54×109/L,Hb135g/L,PLT223×109/L;总胆红素80.0μmol/L,结合胆红素54.0μmol/L,BUN17.2mmol/L。B超示胆囊炎;脑CT示右侧多发急性脑梗死、脑内多发梗死及软化灶,右侧为主;右侧脑萎缩;胸部CT示左侧液气胸并肺不张,右侧胸膜肥厚,左肾盂结石。给予紧急处理后,为求进一步诊治,请ICU会诊同意转ICU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进一步治疗,遂以“上消化道出血;左侧液气胸,右侧胸膜肥厚;多发急性脑梗死、脑萎缩”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食欲差,尿量多,体重较前明显减轻。

既往史: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多年,脑梗死病史3年,后遗留有左侧肢体活动障碍,曾因脑梗死住院5次;5年前有左侧胸部、肢体、足部外伤史。无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无特殊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家族史:父母亲去世,死因不详,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同类患者。

入院时体格检查结果:体温36.3℃,脉搏113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97/68mmHg。一般情况:中年男性,精神差,呼吸急促,全身皮肤发黄,皮肤黏膜无出血点;胸廓对称,右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动度低,呼吸音消失。左侧髂前上棘处有一约10cm×10cm大小的压疮。左侧肢体肌力1级、肌张力高,左侧巴宾斯基征(+)。

入院后主要辅助检查结果:11月30日血常规检查结果示WBC13.2×109/L,N94%,RBC4.54×109/L,Hb135g/L,PLT223×109/L;肝肾功检查结果示总胆红素80.0μmol/L,结合胆红素54.0μmol/L,BUN 17.2mmol/L;B超检查提示胆囊炎;脑CT检查提示右侧多发急性脑梗死、脑内多发梗死及软化灶,右侧为主;右侧脑萎缩;胸部CT检查提示左侧液气胸并肺不张,右侧胸膜肥厚。

入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左侧液气胸,右侧胸膜肥厚;多发急性脑梗死、脑萎缩;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乳酸性中毒。

入院后主要原发病治疗过程:11月30日入院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止血药物;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脱水、营养脑细胞;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12月8日复查胸部CT示:左侧多发包裹性液气胸,行胸腔穿刺抽液。26日患者出现高热,行血培养、痰培养、痰涂片检查,拔除中心静脉管并做导管尖端培养加药敏试验。痰培养结果示热带念珠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生长,血培养及导管尖端培养查见表皮葡萄球菌。应用氟康唑、替考拉宁、拉菲等抗感染、肠外营养等治疗。继续给予抑酸、鼻饲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引流量少,上消化道出血好转,于次年1月22日拔除引流管,继续给予胃肠内营养支持。26日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9℃,咽痛,尿常规示WBC++,给予环丙沙星口服,体温降至正常,31日出院。

医院感染发生、发展和防控过程描述及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类患者医院感染防控特点

留置尿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直接原因,而留置尿管时间的长短对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又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应严格把握导尿指征,树立插入尿管就容易引起感染的观念,不能用留置导尿解决尿失禁和记录出入量问题。根据患者尿意和膀胱充盈来决定放尿时间,尽早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保持集尿系统的密闭性,一般应尽量避免膀胱冲洗。有针对性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等,将泌尿系统感染降低到最低水平。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导管长期留置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应严格把握留置指征,仅在危重患者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大量补液及输入抢救药物时应用。导管选择硅胶类导管,此类导管光滑度高,抵抗病原菌附着的能力强,组织相容性好,对血管刺激小,不易形成血栓。静脉置管的部位应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而不是选择股静脉置管,因后者邻近会阴部,皮肤寄生菌多,易受排泄物污染,更容易引发感染。插管人员必须接受过正规的相关培训,卫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后,戴无菌手套、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铺大无菌单,插管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用过程中避免频繁更换静脉置管。

上一篇:病例 多部位感染病例3 下一篇:病例 多部位感染病例5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