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大肠埃希菌泌尿系统感染病例1
病例 大肠埃希菌泌尿系统感染病例1
案例诊断
大肠埃希菌泌尿系统感染
原发病病历摘要

患者女,71岁,主因多饮多尿23年加重2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23年前出现多饮多尿、全身乏力明显,查空腹血糖升高,多次大于7mmol/L。先后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本脲、吡格列酮等药物治疗,8年前改为应用胰岛素联合三餐阿卡波糖治疗,血糖控制差。 近2个月来出汗、口渴、乏力、食欲下降,视力下降明显,应用短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早20U,中16U,晚16U,睡前给予中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N)16U,联合三餐应用阿卡波糖50mg,查空腹血糖在15~18mmol/L,餐后血糖18mmol/L以上,为进一步治疗于4月10日入院。 病程中患者偶有头晕,间断视物模糊,长期便秘,间断四肢端发麻。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27年,冠心病25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否认心肌梗死病史,高脂血症20余年,1年前曾有脑卒中,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滑脱10余年。

个人史及家族史:否认家族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病史。

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T):36.2℃,脉搏(P):85次/分,呼吸频率(R):18次/分,血压(BP):160/90mmHg。未闻及颈部和腹部血管杂音,甲状腺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左大,律齐,二尖瓣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双足背动脉搏动对称。 10g尼龙丝试验(?),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脂血症;脑梗死;腰椎滑脱。

入院后主要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WBC 5.81×109/L,NE% 66.6%;尿常规:蛋白质阴性,WBC阴性,亚硝酸盐阴性,尿糖++++,尿沉渣镜检无异常。

入院后主要原发病的治疗过程:患者入院后,进行控制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冠状动脉扩张治疗;调整胰岛素用量,强化治疗。血压、血脂控制可,但血糖一直控制不佳。4月19日,血糖仍控制不佳,胰岛素用量已很高,因此,应用胰岛素增敏剂,随后血糖控制较理想。

医院感染发生、发展和防控过程描述及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类患者医院感染防控要点

1.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防控措施

人体对尿路感染既存在不少易感因素,也存在许多防御机制。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各种易感因素,充分利用人体的防御机制。

(1)首先应控制血糖,其次要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

(2)坚持大量饮水,肾脏排泄的尿液,对膀胱和尿道起着冲洗作用,有利于细菌的排出。每天大量饮水,2~3小时排尿一次,能避免细菌在尿路繁殖,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这是预防尿路感染最实用有效的方法。在疾病发作或缓解阶段,每天大量饮水,亦有利于疾病好转。

(3)注意个人卫生,女性会阴部及尿道口寄居着大量细菌,是发生尿路感染的先决条件。因此,要经常注意会阴部的卫生,勤洗澡,但不要使用池浴或盆浴,勤换内裤。

(4)有神经性膀胱者,排尿时按压下腹部,排净尿液。

(5)尿潴留严重者要给予导尿,使菌尿尽快排出,以利于控制感染。

(6)定期检查尿常规,以便及早发现感染,及早治疗。一旦发现尿路感染,要先做尿细菌培养和药敏,再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避免不做尿培养,而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否则,既影响治疗效果,又可造成细菌耐药、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的发生。

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主要引起泌尿生殖道和呼吸道的感染,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谱更广,使医院感染的治疗更为复杂。 ESBLs可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酰胺类抗菌药物,使之失效。这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目前有关产ESBLs菌株的流行情况国内外报道不尽相同,但总的趋势均显示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产ESBLs菌株感染的逐年增多,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测,谨慎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以减轻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作用。

同时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产ESBLs菌株在医院内传播。 包括:

(1)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保持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应当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内。不能将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内。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3)切实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4)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收治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次数。

上一篇:病例 屎肠球菌泌尿系统感染 下一篇:病例 大肠埃希菌泌尿系统感染病例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