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案例诊断
金黄色葡萄球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原发病病历摘要

患者男,35岁,因上腹部疼痛4天于12月30日入院。

患者自诉于12月26日晚上饮酒后突感上腹部正中处持续性隐痛,无放射性疼痛,无畏寒、发热,伴恶心,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当时患者尚能忍受,未就诊治疗。但此后患者感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加剧,并渐感腹胀、恶心,呕吐加剧,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但无畏寒、发热、气促、胸闷等,于12月30日上午至某县医院求治,做CT示“急性胰腺炎,脂肪肝”,给予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遂转至某院治疗。患者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差,大便未排,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未至外地久居,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不吸烟,嗜酒,每天饮白酒1斤。

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9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急性痛苦面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未扪及肿大浅表淋巴结。双瞳等大、等圆,直径为3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及口咽正常,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正常,无胸膜摩擦感,叩诊音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正常,心尖搏动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cm处,心率9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体格检查见专科检查,肛门外生殖器正常,脊柱四肢正常无畸形。

专科检查:腹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正中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扣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

入院后主要辅助检查结果:12月30日血淀粉酶示562U/L(正常值40~160U/L),血常规示:白细胞14.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91,C反应蛋白133mg/L。

入院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脂肪肝

入院后原发病主要治疗过程:患者诊断明确,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重,首先给予保守治疗,抑酸、抑酶,补充血容量,解痉止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

1月1日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腹痛加剧,遂转入ICU,给予胃肠减压,MgSO4通便,导尿,右锁骨下静脉行中心静脉导管置入,面罩吸氧,因患者有发热37.8℃、腹胀、腹膜刺激征等感染症状,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静脉滴注,q8h,抗感染治疗。1月2日患者无发热,神志清楚,仍腹痛,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出现躁动、氧饱和度下降并有CO2潴留,给予无创辅助通气后血氧饱和度达98%,无创辅助通气维持到1月6日,SPO2下降至80%,紧急给予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SPO2再次维持在98%左右,持续镇静及血液灌流治疗。

医院感染发生、发展和防控过程描述及分析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类患者医院感染防控特点

对于重症患者,因血液透析、测压、静脉营养等情况有时不可避免要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为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除严格掌握血管内导管置管指征外,医护人员还需从多个方面考虑如何预防感染的发生。

1.导管置入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应为首选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

2.导管类型和材料的正确选择,根据病情需要,尽可能选择单腔硅胶导管或新型抗感染导管。

3.最大隔离屏障,严格操作过程制订中心静脉导管操作手册,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完成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时应该戴口罩、着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做好导管接口处的有效消毒,使用大的孔巾。操作环境要保持清洁,减少周围走动人员。

4.置管后护理对导管置入部位表面皮肤以及护理导管人员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重要手段。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和护理技能。

5.配合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做好导管相关感染的监测制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监测规范及操作手册,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持续监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

6.适时拔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与置管时间呈正相关,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缩短留置时间。

上一篇:病例 热带念珠菌菌血症 下一篇:病例 铜绿假单胞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