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直肠溃疡伴狭窄的鉴别诊断;梅毒的直肠病变特点。
患者,男,43岁,于2009-09-16入院。
(一)主诉
脓血便2月余。
(二)现病史
患者2个月前出现脓血便,呈果冻样,便血相混,量少,每日大便12次左右,伴发热,体温达38.5℃,无腹痛,当地医院按痢疾予抗炎治疗后好转,但大便变细、不成形,便次多,并有里急后重感。病程中,患者精神、食纳可,体重未见明显减轻。1个月前肠镜检查示:距肛门7cm处肠管狭窄,直肠占位?病理直肠黏膜急、慢性炎,肉芽组织增生。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消化科。
(三)既往史
2个月前因外生殖器溃疡、皮疹,当地医院确诊为梅毒,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给以青霉素治疗8周。否认冶游史,否认同性恋。妻子和儿子查梅毒抗体均阴性。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四)查体
T:36.8℃,P:92次/分,R:20次/分,BP:120/76mmHg。神清,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正常。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肛门指检:距肛缘7cm可触及一肿块,质韧,指套血染。外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
(五)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6.2×109/L,N 35.2%,RBC 3.19×1012/L,Hb 107g/l,PLT 130×109/L;尿常规正常,大便隐血阳性,生化全项:正常。肿瘤标志物、凝血三项、自身抗体及免疫五项均未见异常。血沉24mm/h。PPD试验1∶2000阳性;抗结核抗体阴性。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毒抗体阴性。
心电图:未见异常。胸片:未见异常。腹部B超:胆囊壁赘生物,肝、胰、脾未见异常。
1.入院诊断
直肠溃疡、狭窄性质待定,梅毒。
2.入院第3天主任查房
患者中年男性,2个月前出现脓血便,抗感染治疗后仍有变细、不成形大便。1个月前因生殖器溃疡诊断梅毒,青霉素治疗后生殖器溃疡和皮疹消失。距肛缘7cm左右可触及一表面光滑的肿块,指套血染。肠镜见距肛门7cm肠管狭窄。病理示直肠黏膜炎性坏死,肉芽组织增生。考虑直肠溃疡病因如下:①梅毒性直肠溃疡:临床多有梅毒感染病史,RPR及滴度可显示梅毒是否活动期,组织学检查主要表现为直肠慢性炎症表现,表现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构成的非特异性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肠镜插至距肝门7cm见肠腔狭窄,无法继续通过,等待病理回报,拟行X线钡剂灌肠观察结肠病变。外院已正规抗梅毒治疗1个月;入院后已复查RPR滴度,等待结果回报;②直肠癌:直肠癌生长缓慢,其组织学类型以腺癌最常见,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当癌肿体积增大或有继发病变时才有症状,临床可见腹部不适或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血便、乏力、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粪便潜血(+),直肠指诊多可触及肿块,指套血染。肠镜检查可见病灶处组织质脆易出血,肿瘤组织表面坏死脱落可形成基底不规则溃疡,表面多覆盖有污秽样白苔,活检可确诊。肠镜检查见直肠下段狭窄、环周溃疡,直肠癌不能排除,等待病理回报以进一步明确;③克罗恩病:病变主要侵犯回肠末端,腹痛常见于右下腹,便后不缓解,可在右下腹扪及肿块,肠镜检查可见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病变黏膜呈“鹅卵石”样隆起,多见纵行溃疡。黏膜活检见非干酪样肉芽肿有助于确诊。该患者无腹痛、无腹部包块形成,可予钡剂灌肠以检查其余结肠的部位;④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多见于20~30岁年轻人,临床多以便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以距肛门6~12cm直肠前壁多见,肠镜检查+活检示病理为炎性病变。其诊断需排除梅毒、女性淋病、淋巴结肉芽肿等疾病后方可诊断;⑤肠外压迫病变:男性多见于前列腺肥大、增生或膀胱肿瘤压迫,前列腺肥大、增生多见于老年患者,该患者为青中年男性,暂不考虑该病可能,必要时行泌尿系B超以明确诊断;膀胱肿瘤多有无痛性血尿病史,该患者无血尿病史,暂可排除;⑥肠结核:绝大多数继发于肠外结核,发病以青壮年为主,肠结核以回盲部多见,可分为溃疡型肠结核、增生型肠结核及混合型三类。临床表现可见腹痛、排便异常,溃疡型以糊状便为主,少见黏液或脓血;增生型以便秘为主,可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盗汗、乏力、消瘦、贫血等,PPD、ESR多见异常,抗结核治疗有效。患者既往无结核病史,肠道病变以直肠溃疡及狭窄为主,临床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可予PPD试验及抗结核抗体测定以明确诊断。
3.入院后钡灌肠
注入钡剂不顺利,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见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影,表面不整(图1),其余结肠未显示清楚。诊断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狭窄,考虑乙状结肠占位。
再次肠镜检查,插镜至直肠距肛门7cm处见环周溃疡,管腔狭窄,普通肠镜不能通过(图2);病理结果示直肠黏膜组织慢性炎伴急性活动、坏死及炎性渗出,可见肉芽组织增生。患者2个月前确诊梅毒,虽外院正规治疗1个月,但梅毒性直肠溃疡不能排除。复查RPR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滴度1∶2,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该患者无肠外结核病史,无结核中毒症状,查结核抗体阴性,胸片正常,仅PPD:1∶2000阳性,目前可排除肠结核。外科会诊认为根据患者肠镜、病理及钡剂灌肠结果,不考虑直肠癌,无手术指征。
4.患者入院后
体温正常,无发热征象,未再解脓血便,为明确诊断及改善患者便不畅行肠镜下直肠狭窄扩张术,距肛门7cm处见环周溃疡,肠腔狭窄,肠镜不能通过,经镜置入导丝,退出肠镜后,循导丝置入硅胶探条渐次扩张,至11mm直径,再进入肠镜,扩张部位有渗血(图3),肠镜可以通过狭窄处,肠镜达回盲部,回盲瓣呈唇型,阑尾窝存在。直肠狭窄部位以上肠黏膜正常。病理结果提示直肠慢性炎症。经过扩张治疗后,患者大便较前增粗。
5.主任医师查房
考虑该患者直肠狭窄为梅毒性直肠溃疡所致。中科院皮研所会诊后,再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qw×3周抗梅毒治疗,治疗后患者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