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抗磷脂综合征,结缔组织病
病例 抗磷脂综合征,结缔组织病
案例诊断
抗磷脂综合征
导读

难点:因脐周绞痛就诊消化科,了解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

病历摘要

患者,女,20岁,于2008-10-13入院。

(一)主诉

右下肢疼痛、脐周绞痛2个月,加重伴腹泻1天。

(二)现病史

2个半月前出现右下肢疼痛、间隙性跛行,曾查腰椎磁共振和足部平片未见异常。2个月前出现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及胆汁,伴脐周持续性绞痛,多于夜间出现,腹痛与体位、进食无关。无头晕、心慌,无发热;当地以急性胃肠炎治疗,症状无好转。精神、睡眠欠佳,体重无明显下降。1天前再次出现脐周绞痛,程度较前加重,伴恶心呕吐、腹胀、黄色稀水样便7~8次日。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消化科。

(三)既往史

无高血压、结核病史,否认糖尿病史;无类似家族史。未婚。

(四)入院查体

T:37.5℃,P:76次分,R:17次分,BP:10670mmHg。神清,精神委靡,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正常;腹平软,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右下肢皮肤温度低,不能扪及右足背动脉搏动,左下肢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五)辅助检查

血常规(10-13):WBC 5.17×109/L,N 89%,E 0%,Hb 127g/L,PLT 98×109/L。血常规(10-20):WBC 2.83×109/L,N 55.9%,E 10.6%,Hb 99g/L,HCT 28%,MCV 81.7fl,MCH 28.7fl,MCHC 351g/L,PLT 90×109/L。尿常规:蛋白(+)。粪常规:阴性。多次大便培养:阴性。血淀粉酶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生化全项:LDH393UL。总钙2.06mmolL,余无异常。血沉26mmh,凝血三项、纤维蛋白原正常。

自身抗体全套:抗核抗体HEP2猴肝颗粒型:阳性,抗核抗体HEP2猴肝胞浆抗体:弱阳性。免疫球蛋白正常。血D二聚体(10~14):1.9mg/L(<0.3mg/L);血D二聚体(10~20):0.9mg/L(<0.3mg/L)。

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腹部平片:未见异常。

腹部超声:肝脏回声不均匀,胆囊壁不光滑,胰腺、脾脏未见异常,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未见异常。彩超:双侧下肢静脉未见异常;双侧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管径对称,内膜不厚,双侧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管径不对称,右侧股浅动脉远段、腘动脉、胫前动脉管腔内见低回声光团充填,CDFI示其内无血流信号,胫后动脉近段可见侧支动脉向远端供血,多普勒谱:血流速度相对减低,频谱形态呈低搏动性改变,其余各段下肢动脉CDFI示血流通畅,多普勒频谱示血流速度和频谱形态正常。提示:右侧股浅动脉、腘动脉及胫前动脉闭塞。

腹部CT:小肠管壁增厚,水肿,肠腔未见明显扩张,肝、胆、胰未见明显异常,盆腔积液。

入院后诊治过程

1.入院诊断右下肢疼痛、脐周绞痛伴腹泻原因待查?

2.患者入院后呕吐胃液及胆汁,6~8次日,给予胃肠减压后未再呕吐,一天引流胃液400ml;仍有腹泻,黄色稀水样便,粪质较少,3~5次日,伴脐周持续疼痛,阵发性加重。

3.入院后第3天科内病例讨论

(1)甲医生:患者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在出现腹痛、呕吐前10天出现右下肢酸痛,间歇性跛行。入院后查抗核抗体HEP2猴肝颗粒型阳性,抗核抗体HEP2猴肝胞浆抗体弱阳性,血小板减少,血D二聚体升高(1.9mg/L)。右下肢股浅动脉、腘动脉及胫前动脉闭塞。将这些特点联系起来考虑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血管炎性病变,希望讨论下一步该行何种检查来确诊?

(2)乙医生:患者有呕吐,同时伴有腹痛,腹痛为持续性绞痛,比较符合缺血性肠病的腹痛表现,与肠梗阻的表现不同。患者腹部CT提示部分小肠壁增厚、水肿,这也可以用肠道缺血来解释。缺血性肠病导致肠壁缺血、坏死,出现血便,但此患者仅有黄色稀水样便,可能仅存在肠道缺血而无明显的黏膜坏死改变。以一元论考虑,下肢动脉闭塞病变与腹痛、呕吐都是由于血管病变引起,结合自身抗体两项阳性,需考虑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引起血管病变,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应用前列腺素改善微循环。并请免疫科,血管外科会诊。

(3)丙医生:该患者为年轻女性,出现右下肢股浅动脉、腘动脉及胫前动脉闭塞原因不明,这与老年患者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血管粥样硬化不同。结合患者皮肤较粗糙,偏黑,自身抗体有两项阳性,考虑患者有抗磷脂综合征的表现,抗磷脂综合征特点为:有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等症状,患者20岁未婚女性,无流产史,为明确诊断需要检查抗心磷脂抗体;另外结节性多动脉炎也需考虑,腹痛是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导致的。

4.血管外科会诊建议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腹主动脉MRA肾门水平腹主动脉管腔变细,管壁可疑增厚,所示升结肠肠壁增厚,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显示不清;双下肢动脉MRA:右下肢股浅动脉及腘动脉闭塞,右侧胫前、胫后、腓动脉近段显示欠佳。免疫科会诊疑诊抗磷脂综合征,结缔组织病不能完全排除;建议查抗心磷脂抗体。上级医生查房分析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升高,为99.682RU/ml(正常参考值:0~12RU/ml),上级医生查房分析:综合患者临床特点、腹主动脉和双下肢动脉磁共振显示腹主动脉管腔变细、右股浅动脉及腘动脉闭塞,腹部CT示小肠管壁增厚,水肿,因此考虑患者存在多发性血管炎,可诊断为抗磷脂综合征。

5.治疗在明确了诊断后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给予羟氯喹以及丹参酮、前列腺素等活血化淤治疗,治疗1周后患者未呕吐,10天后腹痛基本缓解,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最后诊断和诊治总结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不完全性POEMS综合征 下一篇:病例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淀粉样变性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