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胰岛素瘤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低血糖综合征神经精神症状与各种脑病的鉴别。
患者,女,25岁,于2009-01-12入院。
(一)主诉
反复发作性神志不清1年余。
(二)现病史
患者1年前开始发生清晨时神志不清、呼之不应,伴出汗较多,每次持续几分钟至2小时不等,进食后缓解,之后每1~2个月发作1次。2个月前又因突发神志不清入住脑科医院,查血糖偏低,未发现神经系统异常,考虑低血糖晕厥;出院后患者增加饮食,防止低血糖发作。今晨家人发现患者神志不清,呼之不应,伴出汗,来急诊查末梢血糖为1.1mmol/L,高糖静推后苏醒,以低血糖症原因待查收住内分泌科。病程中无多饮、多食、多尿,体重无明显改变,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无心慌、乏力、手抖,无头痛、呕吐,无视物模糊。
(三)既往史
平素健康,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四)查体
T:36.6℃,P:96次/分,R:18次/分,BP:105/56mmHg。神清,反应略迟钝,体位自主,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双侧甲状腺无肿大,两肺正常,心界无增大,心率93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五)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粪常规正常,生化全项:正常。抗胰岛素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阴性。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凝血三项:正常。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正常。胸片、心电图未见异常。
血糖、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变化(表1)。
表1 血糖、胰岛素、C肽、胰岛素释放指数变化

1.入院诊断
低血糖症原因待查,胰岛B细胞瘤?患者入院第2天未出现心慌、出汗,无晕厥、昏迷。查体未见异常。
2.内分泌科上级医生查房分析
患者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神志不清1年余,症状多在早晨空腹发作,发作时血糖波动在1~2mmol/L,高糖静推后症状可迅速缓解。目前考虑为低血糖症引起的神志不清,主要原因为:①胰岛细胞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低血糖症状,多见于清晨餐前或饥饿时间较长时,发作时可出现低血糖引起的意识不清或精神异常等脑功能障碍症状,并可伴发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慌、出汗、饥饿感、乏力、手足颤抖、面色苍白,进食或葡萄糖静推后好转;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明显偏高,胰岛素释放指数>0.4;需要行腹部B超、CT及超声胃镜协助肿瘤定位,多数患者肿瘤体积较小,故如患者存在低血糖时伴不适当胰岛素释放过多,而影像学阴性时也不能排除本病,必要时可行剖腹探查;②需排除药物性低血糖: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及饮酒、水杨酸盐等可导致低血糖,患者无服药、饮酒史,不考虑药物性低血糖;③消耗性疾病:如肝功衰竭、心功能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症等可导致低血糖症,该患者无此类疾病表现,可排除;④胰岛素自身免疫性低血糖:此类患者有应用他巴唑或其他药物史,体内产生针对胰岛素的抗体,使胰岛素代谢缓慢,当胰岛素与抗体分离时游离胰岛素增多可致低血糖,测定胰岛素抗体多为阳性。患者抗胰岛素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检查均为阴性,故予排除。目前考虑胰岛B细胞瘤可能性大。下一步监测血糖,行腹部超声、CT检查,必要时超声胃镜检查,低血糖时测胰岛素及C肽以明确诊断。
3.超声胃镜
胰腺体部见一实性团块,约1.5cm×1.2cm的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清;诊断:胰腺体部低回声病变,胰岛细胞瘤可能性大(图1)。超声、腹部CT平扫+增强示:胰腺体部结节影(图2)。双侧肾上腺CT:未见异常。甲状腺、甲状旁腺超声:未见异常。垂体MRI平扫+增强:未见异常。患者胰岛素抗体阴性,不支持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甲状腺、甲状旁腺超声,垂体MRI,双侧肾上腺CT均未见异常,排除了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4.患者分别于2009-01-14中餐前和2009-01-15中餐前发作低血糖
胰岛素释放指数分别为0.77和1.16,明显大于0.4(表1);PET/CT示胰腺体部局限性代谢增高影,结合临床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支持胰岛素瘤的诊断。遂在外科行手术治疗。
5.2009-02-03剖腹探查术
腹腔无游离腹水,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结合术中超声探查,肿瘤位于胰颈部,大小约1cm×1cm,质韧,活动可,胰腺表面无钙化,脾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术中诊断:胰颈部占位,仔细分离肿瘤与脾动脉间的胰腺后间隙,完整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胰腺组织约2cm×2cm,送快速病理,准备行中段胰切除术,游离胰尾断端,快速病理回报考虑腺泡细胞癌,遂行胰体尾+脾切除术,胰头断端以4号线缝合,胰头断端送快速病理,未见肿瘤组织残余。术后病理:大体所见:送检灰黄色不整形组织一枚大小约2.5cm×1.5cm×1cm,切面灰黄色,实性、质中。距一侧切缘0.4cm,见一灰白色结节,大小约1.7cm×1.3cm×1cm,切面灰白色,实性、质中。送检暗红色不整形组织2枚,大小约1cm×0.8cm× 0.6cm。病理诊断:胰腺占位,结合免疫组化及临床资料考虑符合胰岛素瘤(图50-3),肿块大小约1.7cm×1.3cm×1cm。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CgA(+++),Syn(+++),CK(+),a-AT散在(+),a-ACT灶性(+),NSE(+++),CEA(-),CD57(+),Insulin(+)(图50-4),Glucagon(-)。扩大胰腺切除及脾脏病理:大体所见部分胰腺大小10.5cm×6.5cm×2.5cm,切面灰黄色,实性、质中。脾脏大小约10cm×7cm×3cm。切面暗红色,实性、质中。脾门查见淋巴结5枚,最大径从0.1cm~0.7cm。病理诊断:(部分胰腺及脾脏切除标本):胰腺组织及脾组织未见明确异常。脾门淋巴结5枚示慢性炎。
6.术后
血胰岛素水平逐渐下降,从11.51mIU/L,降至2.97mIU/L。术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未再发作低血糖。

图1 EUS示胰体部低回声团块

图2 CT示胰体部高密度团块

图3 肿块病理见胰岛细胞(HE,400倍)

图4 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胰岛素(4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