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胰岛素瘤(超声胃镜定位诊断)
病例 胰岛素瘤(超声胃镜定位诊断)
案例诊断
胰岛素瘤
导读

难点:CT阴性的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超声内镜在胰腺微小病灶的诊断优势;老年患者低血糖发作与神经、精神、心脑血管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的鉴别。

病历摘要

患者,男,58岁,于2009-09-07入院。

(一)主诉

反复肢体抽搐、神志模糊3年,加重1月。

(二)现病史

患者自3年前开始出现晨起肢体抽搐,伴神志模糊,瞳孔散大,每次持续约半小时,无饥饿感,无恶心、呕吐,无多汗、黑朦,无视物旋转,进食后症状缓解,每2~3月发作一次,未予重视。1个月前症状加重,每3~5天晨起发作,每次持续约2小时,进食后缓解。1天前发作时肢体抽搐伴神志不清、牙关紧闭、瞳孔散大、四肢强直,家人呼之不应,无大小便失禁,急送脑科医院,查血糖1.91mmol/L,血钾2.95mmol/L。予静脉滴注葡萄糖后神智恢复,为明确诊断收住内分泌科。病程中无口干、多饮、多尿,饮食、睡眠较差。

(三)既往史

否认结核、肝炎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四)查体

T:36.4℃,P:80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神清,精神可,对答切题,体形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双侧甲状腺无肿大,心、肺正常。腹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无病理反射。

(五)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4.2×109/L,N 63.5%,RBC 4.9×1012/L,Hb 114g/L,PLT 161×109/L。尿常规及粪常规:未见异常。生化全项:葡萄糖:2.6mmol/L,A 34.1g/L,L-胆固醇1.57mmol/L,载脂蛋白AI 0.86mmol/L,血磷0.85mmol/L,尿素氮2.0mmol/L,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常。甘油三酯0.42mmol/L,胆固醇2.89mmol/L,H-胆固醇0.82mmol/L,L-胆固醇1.41mmol/L,总钙2.2mmol/L,血钠132.1mmol/L,血氯93.8mmol/L。

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凝血三项:未见异常。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HIV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肿瘤标志物CA125、AFP、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血沉:10mm/h。

入院后诊治经过

1.入院诊断

胰岛细胞瘤?患者入院后未出现肢体抽搐、口干、多饮、多尿,无心悸、手抖、出汗。入院第1、2天空腹血糖、空腹低血糖时C肽、空腹低血糖时血清胰岛素值(表1)。第2天凌晨3点测血糖2.6mmol/L,未诉不适,嘱其立即进食香蕉、饼干,1小时后复测血糖3.1mmol/L,5点血糖4.2mmol/L,7点血糖降至2.1mmol/L,仍未诉不适,进食后血糖升至4.7mmol/L。血清皮质醇284nmol/L。血ACTH正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6.39pmol/L(0-10.13)。甲状旁腺激素2.05pmol/L。腹部CT平扫+增强:胰腺薄层C无异常发现。

表1 空腹血糖、空腹低血糖时C肽、空腹低血糖时血清胰岛素变化

2.上级医生查房分析

①患者男性,58岁,因反复肢体抽搐,进食后缓解3年,加重1月入院;②查体:体形消瘦,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③入院前发作肢体抽搐伴神志不清,查血糖1.91mmol/L,血钾2.95mmol/L。予葡萄糖静脉滴注后,神志转清。目前诊断低血糖症。分析低血糖病因要考虑以下疾病:①胰岛B细胞瘤:多表现为空腹时出现心慌、出汗等症状,低血糖同时查胰岛素释放增多,其对应胰岛素释放指数>0.4,为自主性胰岛素不适当分泌过多所致,胰岛B细胞瘤或胰岛B细胞增生可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且不受血糖的调节;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反复低血糖发作,进食后缓解。下一步措施:出现低血糖同时查血胰岛素;行胰腺薄层CT检查,希望能发现病灶,明确诊断和病变部位;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该病患者一般进食良好时不会发生低血糖,但饥饿、胃肠道感染等会诱发低血糖,查血ACTH、皮质醇有助诊断;③肝脏疾病引起的低血糖:肝脏疾病患者常会因肝糖原储备不足而出现空腹低血糖,肝功能检查有助鉴别;④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导致营养物质消耗过多,肝糖原异生代偿不足,表现为空腹低血糖,该患者病程中消瘦明显,需要排除有无恶性肿瘤的存在,先查肿瘤标志物。入院后监测血压、血糖,行OGTT试验;暂不予特殊治疗,如有心慌、手抖等低血糖征象时立即进食。

3.主任查房分析

患者皮质醇、ACTH结果正常可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低血糖;该患者无肝炎病史、无长期大量饮酒史、无血吸虫肝病史,无长期用药史,可排除各种原因导致肝脏疾病引起的低血糖;OGTT结果不支持早期糖尿病。患者血糖2.13mmol/L,同步C肽1344pmol/L,同步胰岛素22.0mIU/L,胰岛素释放修正指数为263.8(>100),故考虑胰岛B细胞瘤;但是胰腺薄层CT未发现异常病灶,可能病灶较小而未被发现;但是结合患者反复出现空腹低血糖病史,进食后好转,低血糖时仍有高胰岛素分泌,胰岛素释放修正指数>100,高度怀疑胰岛B细胞瘤;为明确瘤体的定位,行B超和超声胃镜协助诊治,必要时行DSA检查。患者入院时查血钙正常,血磷偏低,早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有类似电解质改变,部分胰岛B细胞瘤患者可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为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查血PTH、血钙、磷。化验结果:血PTH、血钙、磷值正常,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彩超未见异常。因此可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4.腹部超声

肝右叶钙化灶。胆、胰、脾未见异常。腹盆腔超声:双膈下未见积液。

5.超声胃镜

胰体尾部见1.0cm的低回声区,内部回声均匀,境界清晰,有包膜(图1),诊断胰岛细胞瘤。

6.复查胰岛素释放修正指数

为1216.7,呈现进行性升高,支持胰岛细胞瘤的诊断,转外科手术治疗。

7.2009-09-28术中探查

未见腹腔渗液,切开网膜,暴露胰腺,见胰尾下缘表面一个直径约1cm大小的瘤体,呈暗红色,质地软,表面光滑,血管丰富,与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胰腺其他部位未及明显异常,肝脏、胆囊未见器质性改变,胃十二指肠未见器质性病变,回肠、升结肠及横结肠、降结肠未触及肿块,未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术中诊断:胰岛细胞瘤,决定行胰岛细胞瘤切除术。沿瘤体包膜仔细将其与周围胰腺组织游离开;快速病理报告示:胰岛细胞瘤(图2)。再次探查腹腔未及异常,瘤体切除术后B超探查胰腺,未见异常;术中每隔10分钟测血糖,血糖依次升高,血胰岛素由最高6.45mIU/L逐渐下降到小于2mIU/L,根据监测结果考虑胰岛素细胞瘤已完全切除,术后予胰岛素持续泵入控制血糖;患者恢复良好,血糖平稳,出院。

图1 EUS见胰腺低回声占位

图2 病理提示胰岛素细胞瘤

最后诊断和诊治总结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胰源性左侧门脉高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癌 下一篇:病例 胰岛素瘤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