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下腔静脉肝段缺如,胃扭转
病例 下腔静脉肝段缺如,胃扭转
案例诊断
下腔静脉肝段缺如
导读

难点:下腔静脉肝段缺如为先天性发育异常,与布-加综合征的鉴别。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2岁,于2010-09-13入院。

(一)主诉

腹胀5个月。

(二)现病史

患者5个月来无明显原因出现腹胀,伴胸骨后烧灼痛,进食时疼痛加重,伴嗳气、反酸、恶心,无黑便、皮肤无黄染。B超显示肝回声欠均匀,脾体积增大,下腔静脉肝段闭塞,考虑布-加综合征;为明确诊断收入院。

(三)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史,无烟酒嗜好,月经正常,生育1儿、1女。

(四)查体

T:36.9℃,P:61次/分,R:18次/分,BP:107/61mmHg。神清,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未见瘀点、瘀斑,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正常,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显露,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质中,无压痛,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五)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4.8×109/L,RBC 3.59×1012/L,Hb 114g/L,PLT 127×109/L。尿常规、粪常规正常,生化全项、自身抗体、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AFP均正常。肝炎病毒标记阴性。

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

超声诊断:下腔静脉肝段闭塞,诊断下腔静脉肝静脉先天变异。门静脉彩色血流多普勒未见异常。脾体积增大。

胃镜检查:胃体黏膜皱襞呈螺旋状走行,胃大弯在视野左侧,提示不完全性胃扭转。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扭转。

入院后诊治过程

1.入院诊断

胃扭转,布-加综合征。

2.入院后上级医生查房

患者病史特点为:①中年女性,腹胀伴胸骨后疼痛5个月;②脾大,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③腹部B超:肝回声欠均匀、脾体积增大,下腔静脉肝段闭塞,考虑布-加综合征;④胃镜检查:胃体黏膜皱襞呈螺旋状走行,胃大弯在视野左侧,提示不完全性胃扭转。

3.上腹部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

下腔静脉变异。

4.血管超声显示

门静脉、双侧颈静脉未见异常,下腔静脉肝前段直径1.6cm,肝后段直径1.02cm,肝段未显影,CDFI未见血流信号;肝中静脉扩张,下腔静脉血流经肝中静脉→肝内静脉交通支→肝左、右静脉出肝,肝段下腔静脉未显示,综上表现考虑下腔静脉先天变异,肝静脉代偿形成。

5.下腔静脉和肝静脉血管造影

行常规股静脉插管,将猪尾导管端置于下腔静脉腰3水平,造影显示下腔静脉肝段未显影,第三肝门开放(图1),肝静脉显著增粗,下腔静脉血流经第三肝门进入肝内增粗侧支静脉,经肝内交通支于第二肝门处与肝中静脉汇合出肝,经下腔静脉肝后段回流至右心房(图2);腰升静脉、奇静脉增粗(图3),下腔静脉L3水平测压17cmH2O;将猪尾导管置入腰升静脉第二肝门水平,测压力为11cmH2O。术毕,局部加压包扎。术后安返病房。诊断为:下腔静脉肝段缺如。

6.主任医生查房分析

入院初考虑为布-加综合征;入院后行多项检查,诊断下腔静脉肝段闭塞:依据为:①血管超声显示:下腔静脉血流经肝中静脉→肝内静脉交通支→肝左、右静脉与肝中静脉汇合出肝,肝段下腔静脉未显示,考虑下腔静脉先天变异,肝静脉代偿形成;②血管DSA显示下腔静脉血流经第三肝门进入肝内增粗侧支静脉,经肝内交通支于第二肝门出肝,回流至右心房,可诊断下腔静脉肝段缺如,下腔静脉肝段缺如导致肝静脉代偿性侧支循环形成;③因第二肝门处肝静脉压力11cmH2O,右心房压力10cmH2O,两处无显著压力梯度存在;以上三条可以除外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下腔静脉L3水平测压为17cmH2O,目前患者无下肢水肿、无静脉曲张等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表现,因此不需特殊处理,诊断明确后患者出院。

7.胃扭转

给予内镜下复位治疗获得成功,镜下胃黏膜走行及解剖置恢复正常,上腹症状迅速缓解,2周后复诊,上腹胀症状未再复发。

图1 下腔静脉造影见肝段缺如,下腔静脉血液于第三肝门处进入肝内交通支

图2 下腔静脉血液经肝内交通支于第二肝门处出肝回流右心房

图3 右腰升静脉及其延续的奇静脉增粗

最后诊断及诊治总结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隔膜型) 下一篇:病例 肝小静脉闭塞病(服用土三七所致)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