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病例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案例诊断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导读

难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危重急诊,预后差,诊断和治疗必须分秒必争。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76岁,于2010-04-17入院。

(一)主诉

便血、腹痛1天。

(二)现病史

患者1天前解血便5~6次,暗红色,无血块,每次量约50g,伴下腹部持续性隐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无头晕、心慌等,急诊血常规:WBC 21.3×109/L,N 88.9%,Hb 136g/L;粪常规:暗红色水样便,脓细胞0~3/HP,RBC+,OB(+);心电图示:房颤,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以腹痛、便血原因待查收入消化科。

(三)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0年,冠心病史8年,糖尿病史2年,2年前诊断前壁心肌梗死,曾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四)查体

T:36.5℃,P:90次/分,R:20次/分,BP:105/87mmHg。神清,精神萎,皮肤、巩膜无黄染,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干湿啰音,心率84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人工起搏器置入术后观;腹尚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击痛阴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分,肛门指检:指套染暗红色,未及肿物。无下肢水肿。

(五)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19.8×109/L,N% 89.7%,PLT 312×109/L,HGB 137g/L;粪常规:暗红色水样便,脓细胞0~3/HP,RBC(+),OB(+);肾功能、电解质正常;凝血三项+纤维蛋白原示凝血酶原时间17.6s,其他正常;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正常。

心电图:心房颤动,平均心率89次/分,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胸片示两肺间质性改变,左侧胸腔积液可能。心影增大。

腹平片:中下腹部肠腔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液平、呈阶梯状分布排列,部分肠管明显扩张,以中腹部为著,考虑肠梗阻。

入院后诊治过程

1.入院诊断

便血原因待查:缺血性结肠炎?高血压病;心房纤颤;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2型糖尿病。

2.入院后上级医生查房分析

病史特点:①患者老年女性,便血1天,无呕血,伴下腹部持续性隐痛;②入院时查体:腹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肛门指检未及肿物;③辅助检查:粪常规:暗红色水样便,见脓细胞、红细胞,OB(+);心电图:房颤,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该患者因血便入院,现腹痛加重,下腹压痛明显,考虑下消化道出血及腹痛原因不明,应考虑以下可能的疾病:①缺血性肠病: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患者多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由于上述基础疾病合并肠供血不足,可引起缺血性结肠炎;另外患者有心房纤颤,一旦栓子脱落入肠系膜血管,引起血管阻塞时可以有腹痛、便血表现,应考虑肠系膜血管梗死病变;建议急查腹部CT平扫+肠系膜动、静脉三维重建;②肠梗阻原因:患者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压痛,腹平片示肠梗阻,病因可能为肠道肿瘤:老年人多发,可出现腹痛、血便、消瘦、贫血等消耗表现。该患者老年女性,目前不能完全排除肠肿瘤可能,必要时肠镜检查。

3.肠镜检查

末段回肠可见散在出血斑块,黏膜糜烂,浅表性溃疡(图1),病变肠管与正常肠管之间分界清楚;结肠未见异常。

图1 末段回肠可见散在出血斑块,黏膜糜烂,浅表性溃疡

上腹部CT平扫+增强+血管重建:肠管扩张积液,可见液平面,诊断肠梗阻可能;脾脏低密度影;双侧肾脏、脾脏形态不规则;腹腔积液,两侧胸腔积液,左下肺膨胀不全。

血管重建示肠系膜上动脉局部截断,其远端管腔内未见造影剂充盈,侧支循环形成,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

4.在明确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后

患者即转外科治疗。入院后30小时行手术,采用术式为:小肠大部分切除+空肠造瘘+远端肠管闭合+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术中腹腔探查:大网膜肠管粘连,分离粘连后见腹腔内血性腹水800ml,小肠管广泛坏死,呈紫褐色,近端小肠距屈氏韧带90cm色泽尚正常,远端小肠距回盲部18cm处肠管色泽正常,切下坏死小肠段。随后由血管外科行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取栓术:探查至后腹膜,触及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动脉搏动弱,距起始部4cm处搏动消失,游离出肠系膜上动脉,阻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及远端,横行剖开肠系膜上动脉,见血管腔内陈旧性血栓,以5F及4FFogarty取栓导管自肠系膜上动脉近端向根部取栓,取出约3cm长的混合血栓,向远端取栓未取出明显血栓,开放血流后近端喷血良好,远端见回血良好,肝素生理盐水冲洗肠系膜上动脉管腔,无明显阻力,以尿激酶20万单位向肠系膜上动脉远端推注,吻合后血管无狭窄,动脉通畅后见肠管颜色鲜,蠕动可。取血栓后用温生理盐水纱布热敷肠管30分钟,近端小肠距屈氏韧带80cm色泽正常,及动脉搏动,但未见肠管蠕动,肠壁高度水肿,远端肠管呈紫褐色,无动脉搏动、无肠管蠕动,经讨论后认为远端肠管已无生机,再切除局部坏死小肠。残端用闭合器闭合。近端肠管保留,经左下腹壁穿出,行空肠造瘘术。

5.术后诊断

急性小肠坏死,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弥漫性腹膜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房纤颤;2型糖尿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

6.术后病理

切下肠管两段,一段长92cm,一侧切缘直径1cm,另一侧切缘直径1.5cm,距直径1cm切缘的20cm处见一长约50cm坏死肠管,肠壁菲薄、皱襞消失。另一段长18cm,其中有长8cm的肠壁黏膜皱襞变宽,肠壁变薄。镜下见两段肠管的肠黏膜层坏死,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血管扩张充血及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区域肠管粘连。肠系膜上动脉血栓为混合性血栓。

7.手术后

进入ICU病房,10天后转回外科,但在术后16天,患者突然出现心前区电击感,心电监测见血压、脉搏变弱,家属放弃抢救。

最后诊断及诊治总结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十二指肠乳头腺瘤伴上皮内瘤变 下一篇:病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