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血管创伤的诊断和治疗
病例 血管创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
马凯
案例诊断
外伤肝破裂;失血性休克;右下肢动脉损伤
病历摘要

【疾病概述】

近年来,血管创伤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血管创伤具有以下的特点:多伴有其他脏器或组织的损伤,大血管的创伤多伴有失血性休克,伤情复杂;血管创伤多属于血管外科的急症,需要紧急处理,术前很难做详细的检查来明确损伤的部位、性质和分支血管的情况等,治疗时血管损伤的情况多不明确,盲目性大;血管创伤手术时及时和有效地控制出血和进行血管重建困难;术后的治疗牵涉到抗凝和止血以及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等,围手术期治疗复杂。因此,血管创伤的诊断和治疗十分困难。

【病例介绍】

病史

男性患者,37岁。以“车祸外伤后上腹及右小腿疼痛2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2小时前骑自行车时不慎被汽车撞伤,伤后自觉头晕,无意识丧失,无口鼻流血流液,伴有恶心,未吐,上腹疼痛,右小腿疼痛和麻木,急救120送到我院急诊就诊,立即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头、胸部、全腹CT平扫,拍右下肢X线正侧位片,CT提示:头部CT未见异常,胸部CT未见肋骨骨折及血气胸,腹盆腔大量积液,肝挫裂伤,右下肢骨质未见明显骨折。急诊以“车祸后肝挫伤”收入我科。患者无发热,未排大、小便。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P 118次/min,BP 85/64mmHg,R 28次/min;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胸廓挤压痛阴性,腹部略膨隆,全腹有压痛,反跳痛略明显,以右上腹为重,有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右小腿肿胀,以外侧明显,局部皮肤有擦皮伤,皮温较左侧略低,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20.4×109/L,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110×109/L,腹穿抽出不凝血。急诊CT:头部未见异常,胸部未见肋骨骨折及血气胸,腹盆腔大量积液,肝挫裂伤。X线检查:右下肢骨质未见明显骨折。

入院诊断

外伤肝破裂,失血性休克,右下肢动脉损伤?

治疗措施

1.根据患者入院的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考虑诊断为:外伤肝破裂,失血性休克,右下肢动脉损伤?积极抗休克同时拟急诊行手术,密切注意右下肢血管及肢体血运情况。

2.急诊备血红细胞悬液10单位,血浆1000ml。患者急诊入院的血常规、血型、凝血五项、心电图在急诊室常规化验、检查。急诊全麻手术,剖腹探查。开腹后见腹腔有大量血性液体和凝血块,约2000ml。暴露肝脏,肝右叶膈面触及多处破裂口,长约3~5cm,有活动出血,胃右动脉自肝固有动脉起始部撕脱,肝动脉侧壁喷射出血。先以大纱布压迫控制出血,将术野积血清理干净,6/0线缝合修补肝动脉破口,大肝针缝合肝脏破裂口,冲洗腹腔后仍见有血性液体流出,向后剪开十二指肠侧腹膜,见第二肝门处下腔静脉有一个0.3cm小的破裂口,有活动出血,也用6/0线缝合修补破裂口止血。于肝上、肝下分别放置引流管。

3.术后严密监护血压、脉搏,予以护肝、静脉营养、预防感染、维持血容量等治疗,恢复顺利。术后第3天,患者手术恢复正常,但右下肢皮温皮色未见明显改善,同时右足趾感觉和运动功能减退,行血管彩超及增强CT三维重建检查见右下肢小腿中下部胫前、胫后动脉血流中断,其内有血栓栓塞(图1)。决定硬膜外麻醉下急诊手术探查,术中见中下部胫前及胫后动脉挫伤严重无法修补,缺血组织与肌肉已经坏死,对刺激无反应,向家属交代病情,决定行膝下截肢。术后患者腹部与患肢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无腹腔感染,无胆瘘、再出血等并发症。2周后复查肝脏CT,肝内结构正常。

图1 CT三维重建示右下肢胫前、胫后动脉血流中断,其内有血栓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Cockett综合征及对下肢主要静脉疾病的影响 下一篇:病例 腹主动脉瘤破裂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