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脾脓肿的治疗
病例 脾脓肿的治疗
作者
戴朝六
案例诊断
脾脓肿;2型糖尿病;低蛋白血症
病历摘要

【疾病概述】

脾脓肿(splenicabscess)是一种少见疾病,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症状为亚急性起病的发热,热型不定,以后逐渐出现左侧疼痛,常为左侧胸膜、胁腹部、上腹部或下胸部疼痛并放射至左肩,左上腹常有触痛,典型的可见脾肿大,极少数可闻及脾摩擦音。早期诊断不易,极易误诊为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晚期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脾脓肿患者合并肝、肺、肾等其他脏器脓肿约占25%以上,病情常较重。约34%的患者脾脓肿破裂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或穿入胃、结肠和小肠。脾外伤血肿继发感染的脓肿破裂常合并大出血。而脾脓肿的病情反被掩盖。

【病例介绍】

病史

患者,女,81岁,以“压疮8个月,寒战高热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8个月前因骶尾部褥疮行植皮治疗,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寒战高热,持续不退,给予消炎药物也未见明显好转,行腹部彩超及CT检查,发现脾脓肿。遂转我院进一步治疗。既往史:脑梗死病史1年,卧床;糖尿病病史1年。

体格检查

T 38.5℃,P 88次/min,BP 120/80mmHg,R 16次/min,轮椅推入病房,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坦,下腹部正中耻骨联合上可见一膀胱造瘘口及导尿管;全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脾肋下3横指可触及,无明显压痛;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臀部可见一手术疤痕,切口愈合不良。四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20.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164×109/L;肝功能:总蛋白52.7g/L,白蛋白28.9g/L;空腹血糖18.2mmol/L。增强CT提示:脾脓肿,胸腔积液(图1)。

图1 增强CT提示脾脓肿

入院诊断

1.脾脓肿

2.2型糖尿病

3.低蛋白血症

4.胸腔积液

治疗措施

1.控制感染:因本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厌氧菌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包括沙门菌属。因此,予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g,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入,甲硝唑250ml,每日1次,静脉滴入。乌司他丁10万单位,日2次,静脉侧管滴入,减少炎症反应。同时输注新鲜血浆,提高机体免疫力。

2.祛除病因:因患者基础疾病多,高龄,不能耐受手术,考虑行介入穿刺引流(图2),穿刺后每日用甲硝唑和生理盐水冲洗,病人体温很快恢复至正常。

图2 介入穿刺引流脓肿

1周后复查CT平扫(图3),提示脓腔明显缩小。2周后拔除引流管,康复出院。

图3 复查CT平扫提示脓腔明显缩小

3.病人有糖尿病,血糖高达18.2mmol/L,用微量泵持续泵入胰岛素,调控血糖,维持血糖在8~10mmol/L水平。

4.因疾病消耗,进食差且有低蛋白血症,予以静脉营养。

5.穿刺液细菌培养结果提示葡萄球菌生长,对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敏感。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脾淋巴管瘤的诊治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