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站长统计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革囊胃的诊治
病例 革囊胃的诊治
作者
王强
案例诊断
BorrmannⅣ胃癌(革囊胃)
导读

革囊胃属弥漫浸润型胃癌或BorrmannⅣ胃癌,因其在X线钡餐所见胃形态呈革袋样改变而得名。主要指胃癌在胃壁内弥漫浸润性生长,使胃壁增厚变硬,但不形成向腔内突起的肿瘤,亦不形成大的溃疡,是一特殊类型进展期胃癌。本病虽属晚期,但常误诊或漏诊,据国内资料记载,其误诊率高达10%~30%,多为误诊为慢性胃炎。其病理生长方式特殊,声像图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革囊胃肿瘤组织呈弥漫性浸润生长,先累及黏膜下层,再沿胃壁的四周浸润扩散,早期黏膜形态学缺乏特异变化,胃黏膜改变小,特别与肥厚性胃炎、胃周粘连、溃疡瘢痕等难以鉴别。由于胃镜活检仅获得表面细胞或组织,因此,对黏膜下恶性病变的组织学诊断有困难,胃镜活检阳性率为71%,有时需多次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才获得确诊,诊断过程中不应完全依赖胃镜病理活检,更应重视临床病史、查体、胃双对比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否则易造成误诊。超声胃镜检查主要表现为胃壁不规则增厚,胃壁5层结构弥漫性破坏,病变主要位于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呈弥漫低回声和不均质回声,与X线、胃镜相比大大提高了革囊胃的检出率,对革囊胃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浸润型胃癌的诊断有了很大改善。首先,在胃内对比剂及胃周脏器和脂肪的衬托下,检查可清晰显示胃壁增厚的程度及范围;其次,检查显示肿瘤对周围脏器的浸润和转移情况,如胃周淋巴结肿大、腹水、网膜和系膜增厚、种植结节等具有明显优势。这些特点,对于浸润型胃癌的诊断有着关键的作用,是胃镜检查所不能媲美的。革囊胃的癌胞分细化低,恶性度极高,早期诊断对治疗、预后都有重要影响。临床治疗上,仅行扩大根治手术亦难延长Borrmann Ⅳ型胃癌病人的生存期,因为此型胃癌腹膜转移发生率高,腹水游离癌细胞多见,虽然手术治疗亦是重要手段,但应该特别强调术前及术后腹腔化疗、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仍是当前努力改善疗效的重要途径。

病历摘要

【病例介绍】

病史

男性患者,75岁。因间断性上腹部隐痛、腹胀三个月,加重一周就诊。患者近三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疼痛呈间歇性,无放射,每天发作4~5次,发作时间无规律,与进食无关。伴随腹胀,进食后明显,数小时后自行缓解。偶尔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液及当日食物,无酸臭味,无呕血。一个月前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报告:胃底、胃体部黏膜粗大,肥厚,表面充血,水肿,苔厚白,凸凹不平,僵硬,触之易出血,胃镜下取材块,病理为:炎性坏死组织及增生纤维组织。服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果胶铋等药物起初缓解,近一周症状加重,口服药物无效。疾病发作时无发热,无返酸、嗳气,无黑便,无腹泻及便秘,食欲差,有乏力感,近三个月体重下降3kg。既往史:无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脑血栓病史1年。无吸烟史,偶饮少量啤酒。否认肝炎、结核史,否认高血压,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青霉素过敏。

体格检查

T 36.7℃,P 72次/min,BP 140/75mmHg,R 16次/min。神志清楚,发育正常,体型偏瘦。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皮肤、巩膜无黄染,结膜及甲床无苍白。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73次/min,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全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触诊上腹部略膨满,深触痛,以剑突下偏右为重,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明确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4次/min。周身无水肿。直肠指诊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9.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5%,血红蛋白106g/L;肝功能:白蛋白32.8g/L,总蛋白58.6g/L,总胆红素14.5μmol/L,非结合胆红素9.9μmol/L,谷丙转氨酶18.00U/L,谷草转氨酶22.0U/L;血、尿淀粉酶,肾功能,血脂,血清离子等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1.89μg/L,癌胚抗原(CEA)56.1μg/L,癌抗原CA19-9 3.95μg/L,CA125 6.9μg/L,CA72-4 40.2μg/L。64层CT增强检查:胃底及胃体较大范围胃壁增厚,胃大、小弯侧见多枚小淋巴结,增强病变胃壁明显不均匀强化,层次不清。考虑胃底、体胃壁弥漫性增厚,恶性可能大(图1)。

入院诊断

BorrmannⅣ胃癌(革囊胃)?

图1 增强CT示胃壁弥漫性增厚,胃大、小弯侧见多枚小淋巴结

治疗措施

1.入院后予流质饮食,术前肠内营养支持,纠正贫血、低蛋白状态。同时复查胃镜及再次病理活检,胃镜检查报告:胃底、胃体管腔变形,狭窄僵硬,黏膜粗大,肥厚,表面充血,水肿,糜烂,充气蠕动不良,僵硬,触之易出血,胃镜下取材5块,病理为:癌细胞散在或呈片状排列,浸润性生长,诊断:胃低分化腺癌(图2)。同时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胸正侧DR、肺功能,骨扫描及其他常规生化检查,以进一步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营养状态,排除远隔脏器转移(图3)。

图2 活检病理提示胃低分化腺癌

图3 骨扫描未发现骨转移

2.术前明确诊断为:①BorrmannⅣ胃癌(革囊胃);②轻度贫血;③低蛋白血症。完善术前准备后于全麻下行全胃切除,扩大淋巴结清扫术,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蒸馏水腹腔灌洗术。

3.患者术后给予抗感染、肠内外营养、免疫疗法等对症治疗恢复顺利,于术后15日出院。术后病理:胃腺癌(低分化),侵全层。双侧断端未见癌,小弯侧淋巴结见癌转移(3/14)(图4)。术后一个月复查可进行化疗治疗,患者家属考虑患者年龄较高要求行口服化疗药物,结合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遂予替吉奥胶囊口服化疗。

图4 小弯侧淋巴结见癌转移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胃淋巴瘤的诊治 下一篇:病例 小肠间质瘤致肠梗阻的治疗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