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直肠癌肝转移、卵巢转移的同期联合切除
病例 直肠癌肝转移、卵巢转移的同期联合切除
作者
苏琪
案例诊断
直肠癌
病历摘要

【疾病概述】

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肝转移。在患病期间大约有50%的患者会发生肝转移,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500000人。不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不会超过1年,大约是3.8~21个月。影响生存率的因素包括:肝脏病灶的体积,是否伴有肝外疾病,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情况,CEA水平和患者的年龄。

尽管只有一小部分肝转移患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仍是长期生存并且可以治愈一些病人的有效方式。即使患者有肝或肺转移,也不能排除这种治疗方式的可能。

在治疗措施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包括:辅助化学治疗,射频消融技术,介入放射治疗。这些措施可以增加生存率。不幸的是,肝转移病灶切除的患者仍然会复发。为降低这种风险,新的治疗模式倾向于综合治疗。

现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可以通过肝切除术进行治疗。为此早期发现肝转移是必要的。肝切除术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到目前为止这是十分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措施。不幸的是,在诊断明确时只有很少一部分病人(10%~15%)可以实施肝切除术。超过一半的病人会在术后复发。在今后,治疗的目标是提高肝转移的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的效果。

【病例介绍】

病史

女性患者,38岁。主因“排便费力1年余,间隔性便血半个月余”入院。患者一年前行肛瘘切除术,术后约3个月起诉出现排大便费力症状,伴有里急后重,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等症状,自服“果导片”、“芦荟胶囊”等未见明显效果,半个月前患者便后出现鲜血,量较多,无头晕、心慌、气短,无腹胀、腹痛,无发热、盗汗。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发现直肠距肛门7cm肿物。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以“直肠肿物”为诊断收入我院。病来精神状态可,无发热,睡眠欠佳,饮食正常,大便如前,体重减轻约1kg。既往史:1年前在当地医院行肛瘘切除术。

体格检查

T 36.5℃,P 98次/min,BP 114/78mmHg。神清语明,营养中等,发育正常,步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及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肛门部见圆形粉红色皮赘,直肠指检距肛门7cm直肠前壁环肠壁近一周菜花型肿物,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退指指套血染。

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82ng/ml,糖类抗原CA19-9 309U/ml。血红蛋白109g/L,血细胞比容(HCT)32%。便潜血(1+)。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为A级,白蛋白37g/L。肠镜:进镜至距肛门约7cm见一隆起性病变,环管腔一周,表面凹凸不平(图1),质地脆、硬,取组织6块。肠腔狭窄,未继续进镜。

图1 术前肠镜见隆起性病变表面凹凸不平

活检病理:癌细胞排列成腺样,浸润性生长。病理诊断:直肠腺癌。全腹增强CT:乙状结肠下段、直肠上段管壁弥漫性增厚,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突向腔内、外,与左侧卵巢及子宫界限不清,增强见明显强化,周围可见数个稍大淋巴结影。右侧附件区见小圆形低密度影,直径约1.8cm,增强仅边缘环形强化。子宫未见异常。盆腔及宫腔内见少量液性密度影。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其S3、S4段见小圆形低密度影,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增强:动脉期S3、S4段低密度影轻度不明显强化,静脉期似见进一步强化,余未见异常强化灶(图2~图4)。

图2 术前CT图像(平扫)

图3 术前CT图像(动脉期)

图4 术前CT图像(静脉期)

入院诊断

直肠癌肝转移,侵及卵巢、子宫

诊治措施

1.该患者为年轻女性,病程较长,因肛瘘延误诊断。现已存在直肠癌肝转移,并且不能排除卵巢转移。经完善检查,肠道准备,术前充分讨论与谈话后,征求患者家属意见于入院5天行手术治疗。

2.探查情况行腹腔镜探查,腹壁未见转移结节,肝S3、S4段两处见灰白色实性肿物,直径分别约1cm大小,考虑为转移癌,双侧卵巢结节不排除转移。直肠肿瘤位于腹膜返折处,侵及全层,与子宫无明显侵袭。肠系膜下动脉周围见散在肿大淋巴结。

3.手术过程首先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全系膜根治术,乙状结肠直肠吻合术。切除卵巢结节送冷冻病理,考虑为转移腺癌。在下腹横行取直肠标本处切口,联合妇科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阑尾切除术。而后取上腹正中切口,行左半肝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图5)。术中失血约800ml,输红细胞2U,血浆400ml。

图5 术后切除的大体标本

4.组织学检查原发肿瘤位于直肠下段,距断端约3.5cm,直径约6cm,切面灰白,质脆,侵及全层,诊断为直肠中分化腺癌。吻合口远近端未见癌。左卵巢1.3cm肿物,右卵巢1.8cm粗糙,诊断为双侧卵巢转移癌。左半肝约15cm×8cm×4cm,见结节1~1.3cm两个,黄白,质中,界限清楚,包膜完整。诊断为肝转移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未见癌转移(0/18)。其余子宫为分泌期宫内膜,慢性宫颈炎,慢性阑尾炎,输卵管,大网膜未见转移癌。病理分期为T4aN0M1b,属于ⅣB期。

5.患者术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案,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术后1周CEA 18ng/ml,CA19-9 99U/ml。术后1个月CEA 7ng/ml,CA19-9 45U/ml。行FOLFOX方案化疗6周期,顺利出院,术后4个月CEA 5ng/ml,CA19-9 21U/ml,CT提示未见复发迹象。远期疗效随访中。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发现粘连性肠梗阻 下一篇:病例 多次手术腹部间质瘤的综合治疗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