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胰腺炎致肠梗阻的诊治
病例 胰腺炎致肠梗阻的诊治
作者
苏琪
案例诊断
急性肠梗阻;高血压病
病历摘要

【疾病概述】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为肠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肠梗阻的病因及类型很多,发病后可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病理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按肠梗阻发生的原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及原因不明的假性肠梗阻。其中动力性肠梗阻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及痉挛性肠梗阻,以麻痹性肠梗阻多见。麻痹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腔手术后、腹部创伤或弥漫性腹膜炎病人,由于严重的神经、体液及代谢改变所致。急性胰腺炎多合并麻痹性肠梗阻,肠道功能的恢复往往意味着胰腺炎治疗的明显好转。由于引起肠梗阻的病因很多,初发症状为肠梗阻的病人有时可能忽略胰腺炎这一病因。

【病例介绍】

病史

男性患者,62岁。以“呕吐、停止排气、排便1个月,加重7天”为主诉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无明显腹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停止排气、排便,无发热,于外院灌肠治疗后症状缓解。7天前患者梗阻症状加重,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停止排气、排便,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8天未进食,小便正常,1个月体重减轻约2.5kg。

体格检查

T 36.2℃,P 98次/分,BP 167/99mmHg,R 16次/分。神清语明,步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略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式呼吸存在。腹软,脐左上方轻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约1次/分。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8.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6.5%,红细胞4.3×1012/L,血红蛋白130g/L;肝功能:总蛋白65g/L,白蛋白34.5g/L,总胆红素13.1μmol/L,直接胆红素8.1μmol/L,碱性磷酸酶98mmol/L,γ-Gt86mmol/L;立位腹平片:腹部见肠腔积气,肠管可见扩张,其内见多个液气平面。

入院诊断

1.急性肠梗阻

2.高血压病

治疗措施

1.入院后予禁食水、胃肠减压、静脉补液、TPN营养支持、抗感染、抑酸治疗,每日洗肠2次。按照30kcal/(kg·d)供能,每日静脉供给总热量1800kcal。

2.因病人为老年男性患者,无腹部手术史,无便秘病史,且1个月内反复发作肠梗阻,应先排除肠道肿瘤。入院后行全腹增强CT检查,结果回报胰腺水肿,胰周渗出,提示胰腺炎改变,且存在胆囊结石,并未发现消化道肿瘤。行结肠镜检查亦未见肠道肿瘤。追问病史,患者无皮肤、巩膜黄染病史,无胆囊炎发作史,每次肠梗阻发作前无明显进食油腻食物过程,仅有轻微左上腹疼痛不适。结合先出现左上腹疼痛而后出现肠梗阻病史、腹部听诊肠鸣音明显减弱、入院化验肝功能γ-Gt增高、全腹增强CT及结肠镜结果,考虑肠梗阻为胆源性胰腺炎所致,加入生长抑素6mg每日一次24小时持续泵入,抑制胰腺分泌,同时给予丁香开胃贴及芒硝外敷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3.完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未见胆总管结石及胆道梗阻,结合γ-Gt逐渐下降,考虑已排石。

4.胃肠功能恢复后予患者内镜下留置复尔凯螺旋型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肠内营养液选用短肽类百普力,24小时持续滴入。第1、2日每日1瓶,第3日开始每日2瓶。减少静脉补液量,但每日供给总热量仍为1800kcal。

5.病人1周后复查上腹CT示胰周渗出减少,10日后进食清淡饮食,无腹痛、腹胀,排气、排便正常,胆源性胰腺炎痊愈出院。出院1个月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经验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治评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TME根治术治疗直肠癌 下一篇:病例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发现粘连性肠梗阻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