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较常见的人格障碍,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以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2倍,约70%强迫症患者有强迫性人格障碍。
1.病因学
有研究表明,强迫型人格与遗传也有关系,家庭成员中有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其亲属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概率比普通正常家庭要高。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家庭教育和生活经历直接有关。父母管教过分严厉、苛刻,要求子女严格遵守规范,绝不准自行其是,造成孩子做事过分拘谨和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事而遭到父母的惩罚,做任何事都思虑甚多,优柔寡断,并慢慢形成经常性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一些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另外,幼年时期受到较强的挫折和刺激,也可能产生强迫型人格。一般来说,强迫型人格障碍受强烈刺激或持续的精神压力,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
2.临床表现
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为:①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过严、按部就班,常拘泥小节、犹豫不决、很难做出决定;②好洁成癖,过分讲究卫生,其家人有时也觉得和患者共同生活深感劳累和疲惫;③常有不安全感,往往穷思竭虑,对实施的计划反复检查、核实,唯恐疏忽或差错;④主观、固执,要求别人也按其方式办事,否则即感不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⑤过分节俭,甚至吝啬;⑥过分沉湎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过分投入工作,业余爱好少,缺乏社交来往,工作后缺乏愉快和满足的内心体验,常有悔恨和内疚,反复检查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不完善的方面,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
以上特点通常影响患者的社交和人际关系,但对工作影响甚少。患者自己对强迫型人格很少抱怨,但常常会因心理问题而寻求医生帮助,如人际关系问题、工作调动时过于犹豫不决和过度要求完美而影响对新工作的适应。
3.诊断
(1)CCMD-3强迫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①因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优柔寡断,怀疑及过分谨慎;②需在很早以前就对所有的活动作出计划,并不厌其烦;③凡事需反复核对,因对细节的过分注意,以致忽视全局;④经常被讨厌的思想或冲动所困扰,但尚未达到强迫症的程度;⑤过分谨慎多虑,过分专注于工作成效而不顾个人消遣及人际关系;⑥刻板和固执,要求别人按其规矩办事;⑦因循守旧,缺乏表达温情的能力。
(2)DSM-Ⅳ诊断标准
1)追求完美
有条不紊以及对精神的和人际关系的控制,而影响了灵活性、公开性和效率。起病于成年早期,表现为多种形式,至少具备以下四项:①执著地追求细节、规则、名单、次序、结构或日程安排,甚至于忽视了活动的主要方面;②事情要求完成得十全十美(例如,因为无法达到其过于严格的标准而不能完成一项事业);③过分地献身于工作以至于没有业余活动和朋友(并不是由于经济原因);④在道德、伦理或价值观方面过于谨慎、一丝不苟和不可变更的(并不是由于文化或宗教观念);⑤不会丢弃旧的或没有价值的东西,即使这些东西已没有感情价值;⑥不愿委托他人办事或与他人共事,除非他人完全按他的要求去做;⑦对己对人均很吝啬,似乎要把钱积蓄以备后患;⑧显得倔强顽固。
4.治疗
主要应采用自我心理疗法。
(1)森田疗法
采取顺应自然的原则,由于强迫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把冲突理智化,过分压抑和控制自己,因此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纠正主要是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最有效的方式是任何事听其自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再去想它,由于患者的强迫行为还远没有达到强迫症的无法自控的程度,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自己意志的努力,症状有可能消除的。
(2)认知行为治疗
强迫型人格存在两种主要的认知模式,即对危险的过高评价和过高的责任感。强迫型人格的核心是他们的生活需要外部的控制,需要绝对地控制他们的环境,通过一切都做的十分完美来减少危险和避免批评的一种方法,强迫型人格还要求自己的思想以避免危险和伤害,强迫观念是过分控制不容许的思维的正常的精神系统的崩溃。认知疗法承认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实真正的问题是由于当事人难以接受其不确定性。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可能会引出其采用确定性来预测事物的需要的探讨,表明了当事人有完全控制的要求。通过改变不良的认知方式来改变其不良的行为。
就诊者王某,女性,25岁。自幼做事小心谨慎,循规蹈矩,对房间的整洁及布置以及言谈举止要求都很严格。做事总担心出错,常反复查核对,不容许自己有一点差错,否则便焦躁不安,常为做错的事情失眠。对别人做的事不放心,坚持要求他人严格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如早上挤牙膏必须由下而上挤,否则心情很烦,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往往忙得不可开交而效果欠佳。由于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关系,同事关系紧张。三个月前,其因工作中出现差错,受到领导的批评,渐出现心烦意乱、哭泣,食欲下降、失眠,无兴趣做事情。
提问1:患者还可能存在哪些性格特点?
1.完美主义倾向;
2.几乎没有能体验到愉快的活动;
3.犹豫不决,往往避免作出决定;
4.暗示性强,容易受外界影响;
5.过分迂腐,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
6.人际关系强烈而时好时坏;
7.对细节、规则、秩序过分关注。
提问2:目前需要考虑的诊断有?
1.恐惧症;
2.分裂样精神病;
3.焦虑型人格障碍;
4.回避型人格障碍;
5.强迫型人格障碍;
6.抑郁症;
7.强迫症。
提问3:针对患者目前情况,可考虑哪些选择?
1.抗抑郁药物;
2.抗焦虑药;
3.情绪稳定剂;
4.抗精神病药物;
5.电休克治疗;
6.厌恶疗法;
7.认知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