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绪的评估
1.焦虑
首先明确被评估者有无焦虑,再判断其程度。常用评估方法有:①观察与交谈:观察并询问被评估者有无焦虑的症状及其程度;②采用Zung的焦虑状态自评量表:使用方法为请被评估对象仔细阅读每一个项目,将意思理解后根据最近一周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地方打钩。如被评估对象文化程度太低以至看不懂问题内容,可由评估者逐项念给被评估对象听,然后由被评估对象自己作出评定。每一项目按1、2、3、4四级评分。评定完后将20项评分相加,得总分,然后乘以1. 25,取其整数部分,即得到标准总分。正常总分值为50分以下。50~59分,轻度焦虑; 60~69分,中度焦虑; 70~79分,重度焦虑。对焦虑原因的评估可通过与被评估对象交谈进行,如“你感到焦虑有什么原因吗?或者问“能不能告诉我是哪些事让你感到焦虑?”。
2.抑郁
首先确定有无抑郁情绪存在,再判断其程度。常用评估方法有:①通过与被评估对象交谈收集与抑郁有关的主观资料,并结合对被评估对象语言与行为的观察综合判断有无抑郁情绪存在,其内容主要包括情绪低落、哭泣、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心慌、易疲劳、无助感等;②采用Zung的抑郁状态自评量表:其使用方法同焦虑状态自评量表。每个项目评分方法按1、2、3、4(正向评分),或4、3、2、1(负向评分)四级评分。正常标准总分值50分以下。50~59分,轻度抑郁; 60~69分,中度抑郁; 70~79分,重度抑郁。
(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检查表
1940年由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哈撒韦( S. R. Hathaway)和精神科医生麦金利( J. C. Mckinley)编制而成,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修订,补充,被翻译成100多种文字,在几百个国家里进行了实用,至今已发展得极为成熟,它从多个方面对人的心理进行综合的考察,所以称为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在美国,除了智商( IQ)测验以外,MMPI是应用最广的心理测验。更为难能可贵的,由于几乎所有的外国的心理测验都是在其本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制定的,将它应用到中国会有一定的困难,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中国内地,由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进行了修订,这项工作共进行了3年,由中科院心理学所主持,会同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45个合作单位,对1万多个对象进行了实验,于1989年正式推出MMPI的中国版。MMPI在全世界广泛用于人类学、心理学及医学的研究工作。MMPI共有566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其中16个为重复题目,所以实际上只有550题。全部测题包括26个方面的内容,诸如健康状况、精神症状以及对家庭、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社会等的态度,涉及人生经验的广泛领域。
1.量表的构成
MMPI共有14个量表(研究量表未算在内),其中临床量表10个,效度量表4个,均集中在1~399题。10个临床量表分别为:①HS( Hypochondyiasis)疑病;②D ( Depression)抑郁;③Hy ( hysteria)癔病;④Pd ( Psychopathic devite)精神病态;⑤Mf ( Masculinity-femininity)男子气-女子气;⑥Pa( Paranoia)偏执;⑦Pt( Psychasthenia)精神衰弱;⑧Sc( 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⑨Ma( Hypomania)轻躁狂;⑩Si( Social introversion)社会内向。
( 1)临床量表( clinical scales) :
高得分的定义,依文献而异。有些研究者把T>70作为高得分,有的把上位25%作为高得分,也有的使用者用其他一些T得分。国内来维真等认为T60作为区分健康人与偏离者的个性较为恰当,也就是说T分超过60即属异常范围。当然,得分越高的受试者,后面所要叙述的个性特征可能越适合于他,在测验之外所能推测的症候和行为的特征也就越显著。
1)疑病( HS) :
共33个题目,它反映被试者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得分高者即使身体无病,也总是觉得身体欠佳,表现疑病倾向。量表HS得分高的精神科患者,往往有疑病症、神经衰弱、抑郁等临床诊断。
2)抑郁( D) :
共60个题目,它与忧郁、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有关,分数太高可能会自杀。得分高者常被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和抑郁症。
3)癔症( Hy) :
共60个题目,评估用转换反应来对待压力或解决矛盾的倾向。得分高者多表现为依赖、天真、外露、幼稚及自我陶醉,并缺乏自知力。若是精神科患者,往往被诊断为癔症(转换性癔症)。
4)病态人格( Pd) :
共50个题目,可反映被试者性格的偏离。高分数的人为脱离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蔑视社会习俗,常有复仇攻击观念,并不能从惩罚中吸取教训。在精神科的患者中,多诊断为人格异常,包括反社会人格和被动攻击性人格。
5)男子气-女子气( Mf) :
共60个题目,主要反映性别色彩。高分数的男人表现敏感、爱美、被动、女性化,他们缺乏对异性的追求。高得分的妇女被看做男性化、粗鲁、好攻击、自信、缺乏情感、不敏感,在极端的高分情况下,则应考虑有同性恋倾向和同性恋行为。
6)偏执( Pa) :
共40个题目,高分提示具有多疑、孤独、烦恼及过分敏感等性格特点。如T超过70分则可能存在偏执妄想,尤其是合并F、SC量表分数升高者,极端的高分者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或偏执性精神病。
7)精神衰弱( Pt) :
共48个题目,高分数者表现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强迫思维、恐怖以及内疚感,他们经常自责、自罪,感到不如人和不安。Pt量表与D和HS量表同时升高则是一个神经症廓图。
8)精神分裂症( Sc) :
78个题目,高分者常表现异乎寻常的或分裂的生活方式,如不恰当的情感反应、少语、特殊姿势、怪异行为、行为退缩与情感脆弱。极高的分数( T>80)者可表现妄想、幻觉、人格解体等精神症状及行为异常。几乎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80~90 T得分,如只有SC量表高分,而无F量表T分升高常提示为类分裂性人格。
9)轻躁狂( Ma) :
46个题目,高得分者常为联想过多过快、活动过多、观念飘忽、夸大而情绪高昂、情感多变。极高的分数者,可能表现情绪紊乱、反复无常、行为冲动,也可能有妄想。星表Ma得分极高( T>90)可考虑为心境障碍的躁狂相。
10)社会内向( Si) :
70个题目。高分数者表现内向、胆小、退缩、不善交际、屈服、过度自我控制、紧张、固执及自罪。低分数者表现外向、爱交际、富于表情、好攻击、健谈、冲动、不受拘束、任性、做作,在社会关系中常表现为不真诚。
( 2)效度量表:
在MMPI的测验中,被试者应对各个问题作出直接而诚实的回答,结果的解释才能有效。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被试者往往会偏离测验的要求。为了发现被试者受检态度的偏离,特地设计了4个效度量表( Validity Scales)。效度量表:①L说谎分数:分数高表示掩饰程度高,答案可能不真实;②F诈病分数:分数高表示诈病或确实严重偏执;③K校正分数:分数高表示一种自卫反应;④?量表:表示不回答的数目,超过一定标准,认为此答卷不可靠。
1)疑问( Q) :
对问题毫无反应及对“是”和“否”都进行反应的项目总数,或称“无回答”的得分。高得分者表示逃避现实,若在前399题中原始分超过22分,则提示临床量表不可信。
2)说谎( L) :
共15个题目,是追求过分的尽善尽美的回答。高得分者总想让别人把他看得要比实际情况更好,他们连每个人都具有的细小短处也不承认。L量表原始分超过10分时,就不能信任MMPI的结果。
3)诈病( F) :
共64个题目,多为一些比较古怪或荒唐的内容。分数高表示受试者不认真、理解错误,表现出一组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如果测验有效,F量表是精神病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得分越高暗示着精神病程度越重。
4)校正( K) :
共30个题目,是对测验态度的一种衡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判别被试者接受测验的态度是不是隐瞒,或是防卫的;二是根据这个量表修正临床量表的得分,即在几个临床量表上分别加上一定比例的K分。
5) F-K指数:
F得分与K得分的关系是被试者防卫态度高低的指标。在F-K的值为正,而且高于11分的情况下,预示为受试者有意冒充坏;在F-K值为负,而且低于-12分的情况下,则可能为被试者故意要让别人把自己看得好些,并想隐瞒、否认情绪问题及各种症状。
随着MMPI使用的日益广泛,在这些原始量表基础上已发展了400个左右的新量表,其中大多数都是在原量表中未包括的内容上作出单独研究。有些量表是研究正常人的人格特征,有些是继续应用原来标准化的测验记录,将正常与原来的临床量表作比较。例如新量表中有自我力量( Es)、依赖性( Dy)、支配性( Do)偏见( Pr)和社会地位( St),还有一些是特殊目的的量表。
2.结果判定
根据剖析图的记录表中所描绘出的剖析图来判断人格。剖析图记录表的左右两边的纵轴是标准得分T分数。横轴的上下临界线是平均得分的2SD(标准差)。上线为T分数70,下线为T分数30,T分数50为中心线。原则上在临界线之内的剖析图,可以解释为正常人格。但是,即使在正常范围内,越接近70的线,就越带有异常性。超过70越多异常度就越高。
根据剖析图可进行两种分析:
( 1)进行剖析图的类型分析(形态分析),例如,量表1、2、3,显示出高三角的山形剖析图,是神经症型。
( 2)根据剖析图中最高两点的两个临床量表组合,进行分析。
(三)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个性问卷(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是由英国H. J. Eysenck和B. J. Eysenck在艾森克个性调查表(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ry,EPI)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最早艾森克1952年编制Maudsley医学问卷,包含40个条目,主要调查神经质( N量表)。1959年发展成Maudsley个性问卷( MPI),除N量表外,还加了一个调查内外向的量表即E量表,1964年又加上一个效度量表即L(说谎)成为EPI。1975年再加上精神病质( P)量表即成为EPQ。因此,EPQ由4个分量表组成。这些量表是根据艾森克的多维个性理论建立的,每一量表代表一个维度。英国版的EPQ是儿童版,共97项。其中P: 17; E: 24; N: 20; L: 20,16项不计分。成人版共101项,其中P: 25; E: 21; N: 23; L: 21,11项不计分。对分析人格的特质或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医学、司法、教育、人才测评与选拔等诸多领域。
我国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原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 1982)教授和北京大学心理系陈仲庚( 1985)各推出中国修订版,北京大学心理系钱铭怡( 2000)也曾推出一个简式EPQ,48题。龚耀先教授主持修订的EPQ版本,有儿童( 7~15岁)版与成人( 16~60岁以上)版,各有88题。EPQ反应量表采用是、否两分形式。下面介绍由龚耀先主持修订的EPQ量表。
1.量表内容
修订的全国常模本,筛选出儿童和成人本各88项,均计分。其中P、E、N、L在两本中分别为18、25、23、22和23、21、24、20。四个量表的各项目混合排列。EPQ是一种自陈式人格问卷,有88个题目,分为三个维度四个分量表。E量表:主要测量外显或内隐倾向; N量表:测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P量表:测潜在的精神特质,或称倔强; L量表:为效度量表,测受试者的掩饰程度。
受评人对每一项目选择回答“是”或“否”。按记分键计算出各量表的粗分。原本取各年龄组的粗分均数和标准差为常模,以判断被试者在各量表的位置,如内向或外向、情绪稳定或不稳定等。我国全国常修订本则以各年龄组的T分为常模(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由于两极量表有过渡型,经设T38. 5~T43. 3及T56. 7~T61. 5这两个范围的各12. 5%的人数,称倾向内向(或外向)或倾向稳定(或不稳定)。经每一维度便划分出五个类型,如内向( 12. 5%)、倾向内向( 12. 5%)、中间( 50. 0%)、倾向外向( 12. 5%)及外向( 12. 5%)等五型。N维度类推。P维度及L量表似非双向量表,以计分高于平均数的程度来判断。如P维在标准分61. 5以上的表示神经质非常明显,在T56. 7~T61. 5这范围的为倾向神经质,在标准分56. 7以下的属正常范围。L量表原来是用来表示评定结果的有效或无效,标准分70以上者评定无效。此量表的意义不全如此,所以应参考其他含义作解释。
2.信度及效度
EPQ各量表的信度系数较为满意,各分量表间隔1个月重测,其相关系数达0. 83~0. 90,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 68~0. 81。
国内常模中,对87名小学生(相隔2个月以上)和49名中学生(相隔半年)作重测相关,发现前者的P、E、N及L各量表的相关系数0. 58~0. 67,后者为0. 62~0. 65。
大多数效度研究表明,EPQ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其中内外向维度和神经质维度最为确定,无论是跨人群还是跨方法的研究都表明它们反映了普遍存在的两个基本人格维度。
3.解释及应用
现对EPQ各分量表高分和低分特征的一般性描述,可供解释时参考。
( 1) E量表:
表示性格的内外倾向。高分特征:人格外向,可能是渴望刺激和冒险,寻求刺激,善于捕捉机会;情感易于外露,做事急于求成,好出风头,回答问题脱口而出,不假思索,喜欢环境变化,好动,总想找些事来做,富于攻击性,但又很容易息怒。一般来说属于冲动型;喜欢参加人多热闹的聚会,善于交际,喜欢开玩笑,有许多朋友,健谈,不喜欢独坐静处,学习时好与人讨论;开朗、活泼,无忧无虑,不记仇,乐观,常喜笑颜开。总之,不能时时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低分特征:人格内向,表现安静,离群,不喜欢与各种人交往,善于自我省察,富于内省;除了亲密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交往中对人有所保留或保持距离;不喜欢刺激、冒险和冲动,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做事之前先订计划,瞻前顾后,不轻举妄动,不喜欢兴奋的事,待人接物严肃,生活有规律;很少进攻,情绪比较稳定,善于控制情感,很少攻击行为,但一旦被激怒很难平复。办事可靠,偏于保守,非常看重道德价值。
( 2) N量表: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反映的是正常行为,并非指病症。高分特征:可能常常焦虑、紧张、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往往会有抑郁,睡眠不好,易患各种心身障碍;情绪起伏较大,对各种刺激的反应都过于强烈,遇到刺激,易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情绪激发后又很难平复下来,甚至可能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给人以不可理喻之感,由于强烈的情绪反应常影响正常生活,有时走上危险道路。当与外向(高E分)结合时,常容易冒火,以至激动、进攻。概括地说,是一个紧张的人,好抱偏见,以至错误。低分特征: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且较轻微。即使激起了情绪也很容易恢复平静,通常表现得比较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即使生气也是有节制的,并且不紧张、焦虑。
( 3) P量表:
精神质,也称倔强性,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易发展成行为异常。高分特征:可能孤独,倾向于独身,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缺乏同情心,感觉迟钝,对人抱有敌意,即便是对亲友也如此,与他人不能友好相处,在哪里都不合适,固执、倔强,喜欢寻衅,常有麻烦,具有攻击性,且是残忍的,不人道的,缺乏同情心,且不顾危险。喜欢做一些古怪的不平常的事情,不惧安危,喜恶作剧,常常捣乱。低分特征:能与人相处,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解人意。
( 4) L量表:
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高分者可能测验结果可信度较低,所以,测验结果缺乏参考意义。并不说明心理不健康,只是作答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根据自身真实情况回答问题,使测试不可靠。另外高分者,说明被试常有掩饰,也可能较成熟老练,它本身也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的特征。
若以E为横轴,N为纵轴,便构成4个象限,即可把人格划分为四种主要的类型:外向情绪稳定、外向情绪不稳、内向情绪稳定和内向情绪不稳定。但在实际生活中,多数人属于两极端之间,倾向内向或外向,或倾向情绪稳定或不稳定。因此每一维度又根据T分范围设立内向(或外向)或稳定(或不稳定)、倾向内向(或外向)或倾向稳定(或不稳定)及中间型共五级,这样除完全的中间型外,还可有24种不同偏向的人格类型。
患者肖某,女,32岁,工人,高中文化。主因“发作性精神异常6年,频发摔倒、言语乱、伤人1年”就诊。6年前与丈夫吵嘴后,表现兴奋,话多,哭诉丈夫对自己不好,要丈夫下跪认错,之后又大笑不止,半小时后表现如常人,事后不能完全回忆。3年前患者公公去世,丧事中患者号啕大哭并晕倒,醒后表现话多,并模仿她公公的动作声音,舞拳弄脚,转瞬又大笑不止,经劝说两小时后缓解。1年前和丈夫生气,自称是李某(患者的公公),说“我是你爸爸,我要管教管教你”。此后每生气就声嘶力竭地叫骂,有时说话中突然躺地紧闭双目,大声叫喊,吹气,以头撞地。有时摔东西、打人,在平静下来以后能干家务,表现如常人。2天前因孩子不听话再发倒地,哭笑无常,大喊大叫,打人,无故外出,事后不能回忆,频繁发作。急诊入院。
提问1: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
1.附体体验;
2.冲动行为;
3.遗忘;
4.被害妄想;
5.病理性激情;
6.感觉过敏;
7.幻听;
8.情感爆发;
9.情感倒错。
提示:
提示:发作时没有摔伤,无大小便失禁,无瞳孔散大。躯体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被动,检查不合作,定向力尚可,表情平淡,自笑,在床上舞拳弄脚、大喊大叫,下床后突然倒地,以头撞地但无外伤,说这样脑子就会清醒些,有时冲动打人,无自知力。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脑电图、脑CT检查等均正常。既往健康,既往无癫痫史,无颅脑外伤史。
提问2:根据以上病史,本患者初步诊断?
1.持续性心境障碍;
2.躁狂发作;
3.抑郁发作;
4.癔症性精神障碍;
5.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6.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7.神经症;
8.人格障碍。
提问3:癔症患者还可以有以下哪些临床表现型?
1.癔症性遗忘;
2.癔症性梦游;
3.癔症性双重人格;
4.癔症性精神病;
5.癔症性运动障碍;
6.癔症性感觉障碍;
7.癔症性妄想症;
8.与气功相关的癔症障碍。
提问4:患者入院时呈兴奋状态,且无重大躯体疾病,应用以下哪些方法治疗?
1.氟哌啶醇每日10mg,肌肉注射;
2.小剂量抗精神病药;
3.大剂量抗精神病药;
4.抗焦虑药;
5.抗抑郁药;
6.心境稳定剂;
7.精神分析治疗;
8.行为治疗;
9.婚姻治疗。
提问5:应用氟哌啶醇每日10mg,肌肉注射3天后疗效不佳,并出现了急性肌张力障碍,亦选用以下哪种治疗?
1.加大氟哌啶醇用量;
2.大剂量抗焦虑药;
3.大剂量抗抑郁药;
4.大剂量心境稳定剂;
5.电休克治疗;
6.暗示治疗;
7.厌恶治疗;
8.冲击治疗;
9.家庭治疗。
提问6:关于电休克治疗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描述是?
1.治疗前8小时停服抗癫痫药和抗焦虑药等,禁食禁水4小时以上;
2.必要时可于治疗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阿托品0. 5~1. 0mg;
3.电极安置在大脑的非优势侧副作用较大;
4.把专用牙垫放置于两侧上下臼齿间,同时用手紧托下颌,防止下颌脱位;
5.无抽搐电休克疗效不如有抽搐电休克;
6.可分为潜伏期、强直期、痉挛期和恢复期;
7.常见的并发症有头痛、恶心、呕吐,不可逆性的记忆减退;
8.电休克治疗在精神障碍急性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9.脱位以髋节脱位为多,发生后应立即复位。
提问7:给予其电休克治疗6次,患者兴奋症状消失,但偶有情绪易激惹表现,维持治疗可用以下哪些方法?
1.奋乃静8mg/d;
2.奋乃静40mg/d;
3.氯硝西泮10mg/d;
4.阿米替林200mg/d;
5.碳酸锂500mg/d;
6.氟哌啶醇20mg/d;
7.氟哌啶醇6mg/d;
8.利培酮2mg/d;
9.利培酮6mg/d;
10.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