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发作性睡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一例
病例 发作性睡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一例
案例诊断
发作性睡病
病例摘要

患者,男,15岁。7岁起经常叹气,感到胸闷,并因此挨父亲打,以纠正这种“坏习惯”。后逐渐在激动兴奋时出现膝盖发软,站不住;常有不可抑制的发作性睡眠,且无论是在校上课或在家看电视,甚至在骑车时也睡,以致摔倒。每次睡3~20分钟,每天睡眠发作10多次。睡眠时心里清楚,能听到周围人讲话,但不能动。晚上半睡中隐约听到床下有声音,门外有脚步声、敲门声,醒来后感到非常逼真、紧张,称有人要杀他,但白天未听到这些声音,也未对周围人产生怀疑。早醒。学习成绩中等,回避见人,厌食,认为该病治不好而悲观。曾在外地多处就医,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门诊用中药治疗无效;遂用“奥氮平10mg/d”治疗2个月,症状无改善,且出现晚间贪食,体质量(体重)由65kg升至100kg;改诊断为抑郁症,用文拉法辛治疗2周,除情绪稍有好转外,其余无改善。来本院身体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除对睡眠发作的担忧外,无抑郁情绪;仅在入睡时听到有陌生人来家,未引出其他幻觉妄想,诊断为发作性睡病。门诊服哌甲酯10mg,3次/d。2周内白天睡眠发作由每天10次减至3次,3周后又增至4次,加饮1汤匙咖啡,早、中各1次,第1天有效,1个月后每天白天睡2次。“入睡时听到陌生人来家”症状经哌甲酯治疗后曾一度消失,但2周后再现;每晚加服丙米嗪25mg后症状消失,但2周后再现;将丙米嗪加至50mg仍无效。诊断:发作性睡病。

———此病例来源:汪春运.发作性睡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一例.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 4) : 253.

上一篇: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下一篇:病例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