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王某,女,18岁,高中学生。因“再发言语零乱,行为怪异1个月,总病程1年”入院。1年前无端急起精神异常,言语零乱,话多。近1个月,行为怪异,说话嗲声嗲气,说自己是“王母娘娘”,喜怒无常,扮鬼脸,行为看上去很幼稚,称一年轻男医生为哥哥,并说“让我和哥哥学医吧,我也要当医生耶”。收住病房后,有冲动伤人行为,无故打另一患者,在病房扰乱秩序,非常兴奋,不听医护人员的劝阻。
提问1:就目前状态,比较妥当的处理是
1.暂不处理;
2.肌肉注射镇静药物;
3.警告患者;
4.继续劝告患者,要遵守秩序;
5.在简短询问家属其躯体情况后,必要时可予以肌肉注射镇静药物;
6.必要时予以保护性约束。
提示:
追问病史:1年前有过类似发作,当时也是住院治疗,病情缓解较快。
提问2:该患者考虑哪些诊断?
1.躁狂发作;
2.癔症;
3.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4.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5.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6.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提问3:若诊断“精神分裂症———青春型”,需与“躁狂发作”的主要鉴别点有?
1.说话有无中心;
2.情感是否协调;
3.内容是否泛化;
4.情感是否高涨;
5.行为是否增多;
6.睡眠是否异常;
7.是否有冲动行为。
提问4.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1.系统的、大剂量的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2.询问既往用药史,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系统治疗;
3.情感稳定剂足量足疗程治疗;
4.结合病情,可适当合用小剂量的情感稳定剂治疗;
5.阳性强化法;
6.暗示治疗;
7.合用抗抑郁剂。
【诊疗及解题思路】
病情回顾:患者王某,女,18岁,高中学生。因“再发言语零乱,行为怪异1个月,总病程1年”入院。1年前无端急起精神异常,言语零乱,话多。近1个月,行为怪异,说话嗲声嗲气,说自己是“王母娘娘”,喜怒无常,扮鬼脸,行为看上去很幼稚,称一年轻男医生为哥哥,并说“让我和哥哥学医吧,我也要当医生耶”。收住病房后,有冲动伤人行为,无故打另一患者,在病房扰乱秩序,非常兴奋,不听医护人员的劝阻。
临床上遇到精神运动性兴奋的处理是作为精神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医疗技能,目前患者有冲动伤人行为,无故打另一患者,在病房扰乱秩序,非常兴奋,不听医护人员的劝阻。因此不能置之不理,因此提问1的有效答案为在简短询问家属其躯体情况后,必要时可予以肌肉注射镇静药物,必要时予以保护性约束。
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情变化形式,在诊断时需要注意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和躁狂发作,通过病史收集以及临床重点观察说话有无中心、情感是否协调、情感是否高涨来予以鉴别。故提问2的有效答案为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提问3的有效答案为说话有无中心、情感是否协调、情感是否高涨。
关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治疗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一般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的原则。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到有效推荐剂量。如患者持续敌意、冲动等症状,即使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控制较好,仍应合用辅助药物。因此,提问4的有效答案为:询问既往用药史,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系统治疗;结合病情,可适当合用小剂量的情感稳定剂治疗。而提及的其他的几种治疗目前无采用的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