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73岁。患者主因“车祸外伤后双髋疼痛伴功能障碍10天”入院。患者10天前乘车时双侧髋部不慎受伤,即感双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受伤当时出现头晕、心慌,但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就诊于外院急诊,行X线检查提示:左股骨转子间骨折,右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受伤前健康状况一般,可以在室内活动,生活自理。既往诊断为高血压病史40年,口服药物血压控制满意;糖尿病病史20年,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满意;2001年因肾衰竭行肾移植手术,术后口服抗排异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至今,目前肾功能尚可。患者辗转3家医院,均因基础疾病太多,手术风险过大,而行骨牵引保守治疗。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0/60mmHg,患者神志清楚,被动体位,查体合作。心、肺脏,腹部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双小腿胫骨持续骨牵引状态,皮肤无明显红肿。去除牵引后双下肢外旋外展畸形。双髋部肿胀,皮下瘀斑,双侧大转子处叩击痛( + ),双下肢纵向叩击痛( + ),双髋关节活动受限。双髋关节以下肢体感觉运动正常,可触及双侧足背动脉,双足各趾感觉、血运正常。余肢体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X线检查提示:左股骨转子间骨折、右股骨转子下骨折。诊治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提示:血红蛋白101g/L,血气氧分压65mmHg,心电图基本正常,尿常规提示大量红细胞及白细胞,给予抗泌尿系感染治疗,控制满意。请麻醉科、内科会诊,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入院后第3天手术。
手术经过:麻醉效果满意后,置患者于骨科牵引床,先行右侧手术。左下肢外展牵引,右下肢伸直内收内旋位牵引并固定,C形臂X线机透视正位见骨折复位效果满意,颈干角恢复正常;侧位见复位满意。维持此位置固定于牵引床上。常规消毒,铺单,取右股骨大转子上切口,长约7cm,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钝性分开肌肉,暴露大转子顶点尖椎开髓,将PFN-A主钉连接导向器,沿开髓口顺利插入适当深度,C形臂X线机透视主钉位置好。通过近端瞄准器,向上经股骨颈向股骨头方向打入螺旋刀片。透视正位、侧位内固定位置满意。通过瞄准器安装锁钉。冲洗伤口,安放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伤口并包扎。手术时间30分钟。然后将右下肢外展牵引,左下肢伸直内收内旋位牵引并固定,C形臂X线机透视正位见骨折复位效果满意,颈干角恢复正常;侧位见复位满意。维持此位置固定于牵引床上。同上法行左侧PFN-A内固定。手术共耗时90分钟,术中出血约600ml,输压积红细胞6U,血浆800ml。术后患者安返病房,血压160/60mmHg,脉搏95次/min。
术后处理:因术中患者失血量较多,术后患者转入ICU进一步稳定生命体征。同时给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治疗,患肢外展中立位。术后及时复查血常规、电解质,补充失血及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切口引流量低于50ml/24h后,拔除引流管,并开始患肢功能锻炼,包括屈踝、膝、髋,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肢体肿胀及血栓形成。术后第3天转出ICU,转入普通病房。切口无异常,血象正常后,停用抗生素。术后复查X线片(图1)。

图1 髋关节术后正侧位X线片
术后血红蛋白维持在110g/L左右,总蛋白在60g/L。术后主要问题是血压不稳定,高压有时达到180mmHg,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根据尿量适量补液。拔除引流后开始练习坐起。伤口愈合满意,术后2周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