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83岁。患者入院前6小时不慎摔倒,右肘部着地,即感右肘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就诊于解放军466医院,诊断为右肱骨远端骨折,后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行X线检查提示为“右肱骨远端骨折”,遂入院治疗。既往患类风湿关节炎10年,3年前因双膝关节炎行双膝关节置换术。查体:右肘关节肿胀明显,局部压痛明显,右肘关节因疼痛活动受限。辅助检查:X线片(急诊):右肱骨远端骨折(图1)。

图1 术前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
【治疗原则】
患者骨折类型为AO分型的C2型骨折,虽然干骺端为粉碎性骨折,但关节面骨折简单。尽管患者合并有骨质疏松,分析认为治疗方案仍选择右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遂于入院3天后在全麻下行右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取肘后正中入路,纵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内侧找到尺神经,将其游离并保护。用骨刀凿断鹰嘴,连同肱三头肌一起将近端掀起,充分暴露骨折部位,见肱骨远端干骺端粉碎,滑车骨折线为矢状位,关节面骨折简单,先用一枚螺钉将滑车骨折固定,使髁间骨折变为髁上骨折,然后复位肱骨髁与肱骨干,再在内外侧分别用重建钛板固定。冲洗伤口,将尺骨鹰嘴复位,使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再将游离的尺神经前移。再次冲洗伤口,留置伤口引流,逐层关闭伤口、包扎。
术中发现患者骨质疏松严重,固定强度欠佳,术后以石膏固定右上肢于屈肘30°位。术后复查X线片提示右肱骨髁间骨折移位,考虑由于其骨质疏松较为严重,固定欠牢靠所致(图2)。

图2 首次术后X线片
考虑患者骨折粉碎严重,无法牢固固定,再次固定困难,即使固定成功,也容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强直等,遂于术后3周行右侧全肘关节置换术。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取原肘后纵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尺骨鹰嘴。取出固定尺骨鹰嘴的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取出固定肱骨远端的钛板及螺钉。清理骨折块,修整骨折断端。肱骨远端和尺骨近端分别扩髓,插入假体试模。选择合适的假体长度和尺寸,髓腔内注入骨水泥后插入假体。待骨水泥硬化、假体与骨结合紧密之后,将假体关节连接。被动活动肘关节,活动度满意。冲洗伤口,将附着于鹰嘴的肱三头肌肌腱前移至原尺骨截骨断端处,尺神经仍放置在前方。留置伤口引流,逐层关闭伤口,包扎。前臂悬吊。
患者术后第2日移除伤口引流管,行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图3)。

图3 二次术后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
术后第2天开始不提重的主动活动,并使用颈腕吊带保护3周,不做任何活动度的强力训练,最初3个月内所提物体重量不得超过0.5kg,以后患肢所提重量也不得超过2.5kg。
【随访结果】
患者术后10个月右肘关节被动活动VAS疼痛评分0分,主动活动VAS疼痛评分1分;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评分为6分(0~10分,0分为一点也不满意,10分为绝对满意)。屈伸活动范围20°~90°,Mayo评分为可(70分)。未发现假体松动或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功能尚可(图4)。

图4 术后功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