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肝癌,施Ⅴ、Ⅷ、Ⅶ段肝切除术
病例 肝癌,施Ⅴ、Ⅷ、Ⅶ段肝切除术
案例诊断
Ⅴ、Ⅷ、Ⅶ段肝细胞癌
病历摘要

×××,男性,65岁。

【影像学资料】

CT

平扫:Ⅴ、Ⅶ、Ⅷ段可见8cm×8cm低密度占位病变,边界尚清,其内密度不均匀(图1)。

图1 CT平扫示Ⅴ、Ⅶ、Ⅷ段肝内低密度占位病灶

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周边不规则增强(图2)。

图2 CT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周不规则增强

增强扫描(静脉后期):冠状面示肿瘤增强显著减退,可见假被膜呈环状不连续增强,内部坏死(图3)。

图3 CT增强扫描(静脉期)冠状面示病灶密度降低

【诊断】

Ⅴ、Ⅷ、Ⅶ段肝细胞癌。

治疗过程

【手术名称】

(图4)

Ⅴ、Ⅷ、Ⅶ段肝切除。

图4 示意图

【手术写真】

1.结扎、切断胆囊管、胆囊动脉(图5),剥离胆囊。

图5 钳夹处为胆囊管

2.游离肝右动脉、套线(图6),分别作右肝前、后动脉套线(图7)。

图6 蓝线牵拉处为肝右动脉

图7 图左上方蓝线牵拉处为右肝前动脉,图右下方蓝线牵拉处为右肝后动脉

3.显露门静脉(图8)剥离门静脉、套线(图9),分别作门静脉右肝前、后支套线(图10),进一步作门静脉右干套线(图11)。

图片8 左右蓝线牵引处中间为门静脉

图9 钳尖处为门静脉

图10 钳尖夹线拟作门静脉右干套线

图11 右侧三根蓝线从上至下分别为门静脉左干、肝左动脉、肝固有动脉;左侧三根蓝线从上至下分别为肝右动脉、门静脉右干、门静脉

4.解剖第二肝门,显露肝中静脉及肝右静脉(图12),作肝右静脉套线。安置肝提拉带,显现肝右下静脉(图13)。

图12 示指尖指示处为肝中静脉

图片13 导尿管为肝提带,钳尖指示处为右肝下静脉

5.结扎右肝蒂,左右肝缺血分界线予以标示(图14)。先后试行结扎右肝前、后上段肝蒂,检测标示Ⅵ、Ⅶ段及Ⅴ、Ⅷ段缺血分界线(图15)。

图14 左右肝缺血分界线

图15 Ⅴ、Ⅷ段肝缺血分界线

6.控制中心静脉压为3cmH2O,双极电凝、CUSA于肝中静脉右侧断Ⅴ、Ⅷ段肝(图16),达肝后下腔静脉,保护好右肝蒂。

图16 开始断肝

7.于Ⅵ、Ⅶ段肝预切线上(图17)断离Ⅵ段肝与Ⅶ段肝,保护好右肝后叶下段肝蒂,切断、结扎右肝后叶上段肝蒂(图18)。

图17 离断Ⅵ与Ⅶ段肝

图18 钳尖处为右肝后叶上段肝蒂

8.结扎、切断Ⅶ段肝短静脉(图19)。

图19 导尿管为肝提带

保护好肝右下静脉,显现肝右静脉(图20)门静脉钳钳夹、切断肝右静脉,移除Ⅴ、Ⅷ、Ⅶ及部分Ⅸ段肝(图21)。

图20 右下角为肝右静脉残端

图21 橡皮管后方为肝后下腔静脉

9.经胆囊管插管注水测试,余肝无胆漏。结扎、切断胆囊管,移除胆囊。

10.放置右膈下引流管,清点器械、敷料无误,逐层关腹。手术历时8小时,失血300ml。

术后

术后无胆漏、出血、膈下脓肿、肝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恢复平顺。

感受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Ⅶ段肝细胞癌,施Ⅶ段肝切除 下一篇:病例 右肝Ⅵ、Ⅶ、Ⅸ段癌,施Ⅵ、Ⅶ、Ⅸ段肝切除,胆总管T形管引流术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