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盘状红斑狼疮
病例 盘状红斑狼疮
作者
张静
案例诊断
盘状红斑狼疮
病历摘要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39岁。

主诉:下唇溃烂1个月余。

现病史:1个月来下唇及口腔黏膜反复溃烂,愈合后易复发,日光暴晒后和冬季加重。

既往史:否认系统性疾病史。

【临床检查】

下唇唇红可见红斑样病损,盘状凹陷,点状出血、结痂,边缘轻度隆起,周围可见呈放射状排列的灰白色细短纹。双颊可见红斑区伴糜烂,上覆黄色假膜,稍凹,周围有放射状排列的灰白色细短纹。双侧颧部皮肤可见边界清楚的红斑,呈蝶形趋势(图5-28~图5-31)。

图5-28 盘状红斑狼疮(唇部)

下唇唇红红斑,盘状凹陷,点状结痂,周围放射状排列的灰白色细短纹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图5-29 盘状红斑狼疮(右颊)

右颊红斑区伴糜烂,周围有放射状排列的灰白色细短纹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图5-30 盘状红斑狼疮(左颊)

左颊红斑区伴糜烂,周围有放射状排列的灰白色细短纹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图5-31 盘状红斑狼疮(面部病损)

双侧颧部皮肤边界清楚的红斑,呈蝶形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诊断】

Q:本病的诊断是什么?

盘状红斑狼疮。

Q:盘状红斑狼疮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1. 中青年女性多见,为慢性病程。

2. 好发于下唇唇红,典型病损为中央凹陷的盘状红斑,周围有细短条纹呈放射状排列,唇红皮肤界限可模糊不清。

3. 皮肤损害好发于头面部,为持久性红斑与鳞屑,典型病损为鼻部周围“蝶形红斑”。

4. 组织病理、免疫荧光及实验室检查可辅助诊断。

Q:本病例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1.盘状红斑狼疮与慢性唇炎相鉴别

(1) 盘状红斑狼疮唇红病损四周有放射状细短条纹,可超出唇红缘,常伴皮肤病损。

(2) 慢性唇炎唇红病损四周多无放射状细短条纹,不超出唇红缘,无皮肤病损。

2.盘状红斑狼疮与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相鉴别

(1) 盘状红斑狼疮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若伴发糜烂,则有明显灼痛感,组织病理表现为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散在浸润。

(2) 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为阵发性剧烈瘙痒,组织病理表现为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并形成淋巴滤泡样结构。

治疗

Q:盘状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 禁刺激,如避免日光照射、寒冷刺激等。

2. 损害较局限以局部治疗为主,防治继发感染。

3. 全身用药以免疫抑制治疗为主。

4. 定期随访,防止癌变。

Q: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一)局部用药

1.溶液剂

(1)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compound chlorhexidine solution)

(2) 复方硼砂溶液(compound borax solution)

(3) 聚维酮碘含漱液(povidone iodine solution)

(4) 他克莫司溶液(tacrolimus solution)

(5) 环孢素溶液(ciclosporin solution)

(6) 地塞米松溶液(dexamethasone solution)

2.糊剂

(1) 曲安奈德口腔软膏(triamcinolone acetonide dental paste)

(2) 氨来呫诺糊剂(amlexanox paste)

(3) 金霉素倍他米松糊剂(chlortetracycline betamethasone paste)

3.凝胶

(1)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ydrogel)

(2)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gel)

(3) 复方苯佐卡因凝胶(compound benzocaine gel)

(4) 氟轻松凝胶(fluocinolone acetonide gel)

4.乳膏

(1) 他克莫司乳膏(tacrolimus cream)

(2) 复方二氧化钛乳膏(compound titanium dioxide cream)

5.散剂

(1) 冰硼散

(2) 西瓜霜粉剂

6.注射剂

(1) 曲安奈德注射液(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jection)

(2) 泼尼松龙注射液(prednisolone injection)

(3)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compound betamethasone injection)

(二)全身用药

1.糖皮质激素

(1) 泼尼松(prednisone)

(2)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3) 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 )

2.免疫抑制剂

(1) 沙利度胺(thalidomide)

(2)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3) 磷酸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4)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5) 他克莫司(tacrolimus)

Q:如何制订本病例的治疗方案?

(一)局部用药

1.消毒防腐制剂

复方硼砂溶液,1︰5稀释含漱、湿敷唇部,2~3次/日;或氯己定溶液含漱、湿敷唇部,3次/日;康复新溶液,湿敷唇部,3次/日。

2.糖皮质激素制剂

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涂敷患处,3次/日;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1次/周。

3.生物制剂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涂敷患处,1~2次/日。

(二)全身用药

1.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片,晨起顿服,20mg/次,1次/日。

2.免疫抑制剂

对以上药物反应差或有禁忌证:沙利度胺片,睡前顿服,50mg/次,1次/日。

(三)物理治疗

毫米波辅助湿敷治疗。

【复诊】

1周后复诊。下唇唇红糜烂愈合,右颊糜烂面显著缩小,伴充血发红。左颊黏膜原糜烂愈合,仅存小片充血发红区,白色细短条纹减少。颧部红斑减轻(图5-32~图5-35)。

图5-32 盘状红斑狼疮(下唇)治疗1周后

下唇唇红原糜烂面愈合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图5-33 盘状红斑狼疮(右颊)治疗1周后

右颊糜烂面显著缩小伴充血发红,白纹减轻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图5-34 盘状红斑狼疮(左颊)治疗1周后

左颊原糜烂面愈合,充血发红,白纹减少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图5-35 盘状红斑狼疮(面部)治疗1周后

颧部原红斑减轻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预后转归

【预后】

1. 多数病例不伴系统损害,预后良好。

2. 少数病例可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应及时就诊。

3. 少数病例可发生癌变,且癌变部位多见于下唇唇红缘,男性多于女性。

【预防】

1. 避免日照、寒冷等刺激,唇部可涂抹5%二氧化钛软膏。

2. 调整饮食结构及营养搭配,少食辛辣、海鲜食物及野菜。

3. 积极治疗感染病灶,保持身心健康。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口腔扁平苔藓 下一篇:病例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