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药物过敏性口炎
病例 药物过敏性口炎
作者
杜格非
案例诊断
药物过敏性口炎
病历摘要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54岁。

主诉:口腔溃疡3天。

现病史:3天前口腔发生溃疡,逐渐加重,疼痛妨碍进食,伴皮肤发痒,之前曾因患感冒自行服用“感康”,3年前发生过一次类似情况,现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及过敏史。

【临床检查】

舌腹可见不规则形糜烂(图1),舌腹左侧糜烂范围较大,表面覆盖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充血明显,触痛。

图1 药物过敏性口炎

舌腹两侧糜烂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上下唇红红肿,唇周皮肤可见较大范围暗红色斑疹(图2)。

图2 药物过敏性口炎

上下唇红红肿,唇周皮肤红斑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右手背及颈部皮肤可见圆形红斑(图3、图4)。

图3 药物过敏性口炎

右手背皮肤红斑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图4 药物过敏性口炎

颈部皮肤红斑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诊断】

Q:该病的诊断是什么?

药物过敏性口炎。

Q:药物过敏性口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1.有较明确的用药史,用药与发病时间有因果关系。

2.口腔黏膜充血、水疱或大面积糜烂,渗出较多,唇部糜烂时可伴血痂。

3.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如有固定性药疹有助于诊断。

4.重症者可出现多腔孔损害,全身反应较重。

Q:该病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药物过敏性口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见表1。

表1 药物过敏性口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治疗

Q:药物过敏性口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寻找并停用可疑用药。

2.全身给予抗过敏及支持治疗。

3.局部对症治疗,促进愈合,防止继发感染。

4.用药力求简单,避免使用与可疑致敏药物结构近似的药物。

5.出现皮肤、眼睛损害时,应及时转相关专科治疗。

Q:治疗药物过敏性口炎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一)局部用药

1.溶液剂

(1)氯己定溶液(chlorhexidine solution)

(2)复方硼砂溶液(compound borax solution)

(3)依沙丫啶溶液(ethacridine solution)

(4)地塞米松溶液(dexamethasone solution)

2.糊剂

(1)曲安奈德口腔软膏(triamcinolone acetonide dental paste)

(2)地塞米松软膏(dexamethasone solution)

(3)金霉素倍他米松糊剂(chlortetracycline betamethasone paste)

3.散剂

(1)养阴生肌散

(2)冰硼散

(3)西瓜霜粉剂

(4)锡类散

4.喷雾剂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spray)。

5.口含片

(1)双氯芬酸钠含片(diclofenac sodium lozenges)

(2)地喹氯铵含片(dequalinium chloride buccal tablet)

(3)溶菌酶含片(lysozyme buccal tablet)

6.凝胶剂

(1)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compound chamomile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gel)

(2)复方苯佐卡因凝胶(compound benzocaine gel)

(3)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gel)

(4)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ydrogel)

7.软膏剂

(1)曲安西龙软膏(triamcinolone acetonide ointment)

(2)氟轻松软膏(fluocinonide ointment)

(二)全身用药

1.抗组胺药

(1)氯雷他定(loratadine)

(2)氯苯那敏(chlorphenamine)

(3)曲普利啶(triprolidine)

(4)赛庚啶(cyproheptadine)

(5)氯马斯汀(clemastine)

(6)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

2.糖皮质激素

(1)泼尼松(prednisone)

(2)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3)氢化可的松(dydrocortisone)

3.电解质平衡调节药

葡萄糖酸钙(calcium gluconate)。

4.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

肾上腺素(adrenaline)。

5.维生素类

维生素C(vitamin C)。

Q:如何制订本病的治疗方案?

(一)局部用药

1.消毒防腐制剂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3次/日;或复方硼砂溶液,1∶5稀释后含漱,3次/日;或1%~3%过氧化氢溶液,含漱,3次/日。

2.生物制剂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或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涂布患处,1次/日;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喷涂患处,1~2次/日。

3.局部止痛药物

复方苯佐卡因凝胶或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涂布患处,3次/日。

(二)全身用药

1.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片,口服,20~40mg/次,1次/日,晨起顿服。

2.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片,口服,10mg/次,1次/日;或曲普利啶胶囊,口服,2.5~5mg/次,2次/日。

3.支持治疗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用等量的5%~25%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缓慢静脉注射(每分钟不超过2ml),1~2g/次,1次/日。

4.维生素类

维生素C片,口服,0.2g/次,3次/日。

(三)物理治疗

口内病损可采用超声雾化辅助治疗,1~2次/日。

预后与预防

【预后】

1.本病预后一般良好。

2.少数重型患者可出现全身广泛性大疱,并累及多体窍黏膜及内脏,称为莱氏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预后较差,可危及生命。

【预防】

1.患者应牢记有无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医师用药之前也应仔细询问,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和禁忌证。

2.避免再次接触同样药物及同类药物。

3.进行脱敏治疗,提高机体对致敏原的耐受能力,防止发病。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血管神经性水肿 下一篇:病例 过敏性接触性口炎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