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口腔念珠菌病
病例 口腔念珠菌病
作者
卢锐
案例诊断
口腔念珠菌病
病历摘要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68岁。

主诉:口腔发干10天。

现病史:患者2周前因慢性咽炎,在他院连续使用头孢等抗生素输液治疗5天,咽部症状减轻,近10天口腔发干,伴舌部疼痛,未经诊治,今来就诊。

既往史:否认其他系统病史。

【临床检查】

舌背、双颊、上腭后份黏膜充血明显,舌背乳头萎缩,并可见散在白色假膜,假膜呈凝乳状,稍用力可擦去(图1、图2),口腔湿润度尚可。

涂片检查:刮取口腔黏膜表面的假膜,显微镜下可见较多芽生孢子和假菌丝,提示念珠菌感染。

HIV抗体检测:阴性

图1 口腔念珠菌病

上腭后份黏膜充血明显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图2 口腔念珠菌病

舌背白色假膜状物,周边黏膜充血发红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诊断】

Q:本病的诊断是什么?

口腔念珠菌病。

Q:询问病史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1.重点询问患者有无重大系统疾病史。

2.询问近期用药情况,尤其是有无滥用抗生素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

3.询问生活史,如输血史、不安全性接触等。

Q: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1.根据病史和临床损害特点作出初步诊断。

2.通过涂片法、培养法、组织病理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Q:本病例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假膜型口腔念珠菌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见表1。

表1 假膜型口腔念珠菌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治疗

Q: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局部抗真菌治疗为主。

2.对病情较严重者可考虑全身抗真菌治疗,但应注意其禁忌证。

3.去除诱发因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禁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4.对于念珠菌性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者,应密切随访观察,必要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Q: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一)局部用药

1.溶液剂

(1)碳酸氢钠溶液(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2)复方氯己定含漱液(compound chlorhexidine solution)

(3)复方硼砂溶液(compound borax solution)

(4)聚维酮碘含漱液(povidone iodine solution)

2.糊剂

制霉菌素糊剂(nystatin paste)

3.口含片

(1)咪康唑颊含片(miconazole buccal tablets)

(2)西吡氯铵含片(cetylpyridinium chloride buccal tablets)

(3)氯己定含片(chlorhexidine buccal tablets)

(4)克霉唑含片(clotrimazole buccal tablets)

4.膜剂

制霉菌素口腔贴膜(nystatin buccal pellicles)

5.膏剂

(1)硝酸咪康唑软膏(miconazole nitrate ointment)

(2)酮康唑乳膏(ketoconazole cream)

(3)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triamcinolone acetonide and econazole nitrate cream)

(二)全身用药

1.抗真菌药

(1)氟康唑(fluconazole)

(2)伊曲康唑(itraconazole)

(3)特比萘芬(terbinafine)

2.免疫增强剂

(1)胸腺肽(thymosin)

(2)匹多莫德(pidotimod)

(3)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

(4)甘露聚糖肽(mannatide)

Q:如何制订本病的治疗方案?

(一)局部用药

1.溶液制剂

2%~4%碳酸氢钠溶液,含漱,3次/日;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3次/天;或复方硼砂溶液,1∶5稀释后含漱,3次/日。

2.其他制剂

咪康唑颊含片,含服,50mg/次,1次/日;或西吡氯铵含片,含服,2mg/次,3次/日;或制霉菌素糊剂,涂敷患处,3次/日。

3.口角病损者

硝酸咪康唑软膏,涂敷患处,3次/日;或酮康唑乳膏,涂敷患处,3次/日;或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涂敷患处,3次/日。

(二)全身用药

1.抗真菌药 氟康唑片或胶囊,口服或含服,50~100mg/次,1次/日;对氟康唑耐药者,可选伊曲康唑胶囊,饭后口服,100~200mg/次,1次/日。

2.免疫增强剂 匹多莫德片,口服,0.4g/次,2次/日;转移因子胶囊,口服,6mg/次,3次/日;胸腺肽肠溶片,口服,20mg/次,1~3次/日。

3.口干症状明显者,可使用芦笋胶囊,口服,0.3~0.6g/次,3次/日。

【复诊】

患者诉经治疗后,口腔发干及疼痛症状减轻。口腔黏膜检查未见明显充血及白色假膜,舌背乳头稍萎缩,口腔黏膜湿润度可(图3、图4)。

图3 口腔念珠菌病

治疗后,上腭充血消失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图4 口腔念珠菌病

治疗后,舌背白色膜状物消失,充血减退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预后和预防

【预后】

1.一般预后良好,经治疗可治愈。

2.体质较差的婴幼儿、老年人,或伴有严重的全身疾病者,预后较差。

3.若拖延治疗时机或治疗不当,白色假膜可延伸至咽喉、气管等部位,甚至引起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

4.念珠菌性白斑具有癌变潜能。

【预防】

1.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积极治疗全身系统疾病。

3.保持口腔清洁,对于婴幼儿应避免交叉感染和注意哺乳卫生。

4.对于佩戴活动义齿的老年人,应注意义齿的日常清洗消毒。

5.避免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手足口病 下一篇:病例 口腔结核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