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手足口病
病例 手足口病
作者
卢锐
案例诊断
手足口病
病历摘要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3岁。

主诉:口腔溃疡伴手足起疱3天。

现病史:患儿3天前晨起发热,之后口腔出现溃疡,伴疼痛,影响进食,手足出现水疱,未经诊治。

既往史:否认全身系统疾病史,否认过敏史。

【临床检查】

右颊、舌部、下唇可见十余处溃疡面,直径2~3mm,上覆假膜,周围黏膜充血。手掌、指腹、足底可见散在透明水疱(图1~图3)。患儿烦躁、流涎,体温37.6℃。

图1 手足口病

右颊、舌部、下唇溃疡,上覆假膜,周围黏膜充血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图2 手足口病

手掌、指腹散在透明水疱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图3 手足口病

足底散在透明水疱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诊断】

Q:本病的诊断是什么?

手足口病。

Q:手足口病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1.在流行季节(夏秋季)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5岁以下婴幼儿多见。

2.患儿出现发热、咽痛、流涎、拒食、烦躁等全身症状,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3.口腔黏膜散在溃疡。

4.皮肤疱疹呈离心性分布,多见于手掌、足底及臀部。

5.根据以上表现,仅可作临床诊断依据,确诊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进行。6.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Q:手足口病如何确诊?

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Q:手足口病可有哪些临床分类?

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手足口病可按照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

1.普通病例

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

2.重症病例

(1)重型

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危重型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1)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2)呼吸困难、发绀、血性泡沫痰、肺部啰音等。

3)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Q:如何早期识别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

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高血压。

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高血糖。

Q:本病需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1.手足口病与单纯疱疹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鉴别要点。

2.手足口病与水痘鉴别要点 见表1。

表1 手足口病与水痘鉴别要点

治疗

Q:手足口病的口腔科治疗原则有哪些?

1.手足口病属国家丙类法定传染病,口腔医师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患者,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2.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密切观察,在病情变化时随诊。

3.全身给予抗病毒、支持、对症等治疗。

4.局部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

5.重症病例应及时转入儿科住院观察、治疗,危重病例及时收入重症医学科(ICU)救治。

Q: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病损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一)局部用药

1.溶液剂

(1)复方氯己定含漱液(compound chlorhexidine solution)

(2)复方硼砂溶液(compound borax solution)

2.口含片

(1)利巴韦林含片(ribavirin buccal tablets)

(2)西吡氯铵含片(cetylpyridinium chloride buccal tablets)

(3)氯己定含片(chlorhexidine buccal tablets)

3.凝胶剂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ydrogel)

(2)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gel)

4.喷雾剂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spray)

(2)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 spray)

(二)全身用药

1.抗病毒药

(1)利巴韦林(ribavirin)

(2)阿昔洛韦(aciclovir)

(3)更昔洛韦(ganciclovir)

2.免疫增强剂

(1)匹多莫德(pidotimod)

(2)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

(3)胸腺肽(thymosin)

(4)甘露聚糖肽(mannatide)

3.中成药

(1)蓝芩口服液

(2)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3)抗病毒颗粒

Q:如何制订本病的治疗方案?

(一)局部用药

1.消毒防腐制剂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或清洗患儿口腔,3次/日。

2.生物制剂

可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或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涂布患处,1次/天;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喷涂患处,3次/日。

(二)全身用药

1.抗病毒药

对症治疗,选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药。可选抗病毒颗粒,温水冲服,1.5~3g/次,3次/日。

(三)隔离患儿

对患儿生活用品进行定期消毒。

预后和预防

【预后】

1.大多数为普通病例,1~2周可自愈,预后良好。

2.少数病例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致死亡,存活者可留有后遗症。

3.本病一般不复发,但并非终生免疫。

【预防】

1.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2.及时发现疫情和隔离患者。

3.如发现聚集性疫情,应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4.对幼儿园儿童每天常规检查,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

5.本病流行期间,应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增强营养,适度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下一篇:病例 口腔念珠菌病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