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G3)Ⅲc期
病例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G3)Ⅲc期
案例诊断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G3)Ⅲc期
病例摘要

病史小结:严××,女,51岁,G5P4A1,因“发现卵巢癌4周,化疗后26天”转诊至笔者所在医院。患者4周前因盆腔包块在当地妇幼保健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取耻骨联合上3横指为切口位置选择横切口入腹,入腹后大量腹水,呈暗黄色,浑浊。探查盆腔见左卵巢菜花样肿物突出卵巢表面,卵巢失去正常形态,最大直径约8cm,边界不清,与子宫紧密连接封闭子宫直肠窝,活动性差;子宫表面与右侧卵巢可见散在分布的结节样肿物,子宫向后方固定,活动性差,右侧卵巢与周围组织之间尚存在间隙。延长切口后探查腹腔,可及大网膜失去正常形态,成饼状并与小肠紧密粘连;视诊可见肠管表面散在分布结节状肿物,肠管迂曲,紧密粘连,尤其以左侧降结肠明显,该处肠管粘连成片,视诊无法辨别肠管间间隙。由于病变广泛,手术难度大,向家属交代病情后,家属要求终止手术,签字后切除左侧卵巢并取多点肿物组织物送病理学检查,遂关腹。术后病理学结果显示:①左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低分化;②其他活检组织均为浆液性腺癌组织,未见正常组织。26天前予静脉紫杉醇(270mg)+顺铂(90mg)化疗1次。1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及肛门停止排气,该院腹部平片提示“高位肠梗阻”,使用“生长抑素”抑制消化液分泌,“脂肪乳”等药物加强营养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患者家属要求转院治疗,遂来笔者所在医院。

入院体检小结:体温37.7℃,心率82次/分,血压126/66mmHg,呼吸18次/分。体形消瘦。身高160cm,体重48kg,体表面积1.46m2,BMI=18.75kg/m2。头颈部、上肢及左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查体未及异常体征。腹部体检:脐下5cm处可见一横行瘢痕,长约18cm。腹部膨隆。腹部触诊全腹紧张感明显,压痛阳性、反跳痛阴性;可触及左下腹部包块,类圆形、直径约7cm、边界不清、实性、固定、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腹部听诊肠鸣音亢进,11次/分,可闻及气过水声。

妇科检查双合诊及三合诊):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畅,可见少许清稀分泌物,宫颈光滑,无举痛及摇摆痛。子宫后位,固定,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成片,底部平脐,无明显形态,无压痛。左附件区肿物与子宫连接,三合诊可及肿物最长径约8cm,突向左上腹部,边界欠清,轻压痛,活动性差,子宫直肠窝可及散在结节,直径0.5~2cm不等,无活动、无压痛。盆腔肿物向后压迫肠管,肠管光滑,未及结节,直肠内可及粪块,质硬。

辅助检查小结:肿瘤标记物(××市××区妇幼保健院)(表1):

表1

注:该院CA125上限为35U/ml

B超(××市××区妇幼保健院,术前)示:子宫切面轮廓不清,左侧附件处约8.5cm×6.0cm肿块图像,形状不规则、内部为实质回声、分布不均、边界欠清楚。右侧附件显示不清(因腹腔气体多,看不清)。大量盆腔积液。

血常规、肝功能、生化常规、肾功能、传染病系列、胸片、心电图等其他检查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G3)Ⅲc期。

治疗过程

入院后请胃肠外科、营养科会诊后予停留胃管并使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袋”以及头孢类抗生素。完善相关检查,石蜡切片会诊提示左卵巢低分化浆液性囊腺癌。因患者存在肠梗阻且有发热,全身状态较差,暂时无法耐受手术,遂予支持治疗,在体温、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正常后行化疗。化疗方案为紫杉醇270mg(静脉)+卡铂600mg(腹腔),3周疗,共2个疗程。第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复查血常规、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记物无异常,并在化疗结束后第17天行剖腹探查术。

手术经过:取下腹正中纵切口入腹,探查见腹腔内大量积液约1000ml,取腹水行细胞学检查。视诊可见左卵巢增大呈类圆形,最大直径6cm,表面光滑、无赘生物,边界欠清,与子宫粘连并向后封闭子宫直肠窝,活动度差,向上与部分肠管粘连;子宫后位,常大,表面粗糙,可见颗粒样结节,最大直径0.5cm,左侧输卵管与卵巢、肠管粘连呈团,子宫活动性差;右侧输卵管可见全程,右侧卵巢及输卵管表面有颗粒样结节,最大直径0.5cm,右侧卵巢常大、活动;大网膜呈饼状挛缩并与部分肠管粘连,阑尾增粗,表面可见粟粒样结节,全腹肠管表面均可见散在粟粒样结节,最大直径1cm,肠管失去正常排列,尤其以小肠明显,可见肠管成角,左上腹肠袢相互粘连成片,肝脏表面、膈下、右侧结肠旁沟均可及结节样肿物,最大直径约1cm。盆腔血管及腹主动脉旁均可及肿大淋巴结。因患者肿瘤临床分期至少为Ⅲc期,遂行卵巢癌细胞减灭术。术中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肿大淋巴结,并逐处分离粘连,为尽量切除病灶,请外科医生上台,切除部分肠管并剥除肝脏表面粟粒样病灶。术程顺利,术毕时评估残留病灶,可见残留病灶最大直径为0.5cm。

术后病理结果:①双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低分化);②子宫浆膜层、双侧输卵管浆膜层及大网膜均可见癌浸润;③送检淋巴结共20枚,12枚中可见癌巢,2枚淋巴结完全被癌细胞取代;④肝脏剥离标本及切除小肠浆膜层均可见癌浸润;⑤阑尾系膜可见癌浸润;⑥腹水中找到大量癌细胞;⑦结节样赘生物中可见大量癌巢。

结合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该患者诊断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G3)Ⅲc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予紫杉醇+卡铂方案(3周)化疗共6个疗程,前3个疗程卡铂予以腹腔给药(术后首次化疗时,紫杉醇腹腔给药后患者诉腹痛明显,拒绝腹腔使用紫杉醇),后3个疗程紫杉醇+卡铂均予静脉给药。

术后患者门诊随访并定期监测肿瘤标记物,12个月后发现CA125升高,复查盆腹腔MR未发现异常,现患者无自觉症状,一直定期复查CA125及B超,未接受进一步手术或化疗。

入院后及化疗过程中复查肿瘤标记物,小结如下(表2):

表2

化疗结束后复查肿瘤标记物,小结如下(表3):

表3

注:笔者所在医院CA125上限为35U/ml

问题和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子宫内膜样癌 下一篇:病例 左卵巢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