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诊断
斜视
一般情况
患儿,男,2岁,体重13.4kg。因“发现眼斜2年”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眼位:查眼位基本正位,交替遮盖双眼内至正,互为高位。眼球运动:双眼可见上飘现象,遮盖单眼时对侧眼球震颤较明显。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术前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后诊为共同性内斜视。常规术前准备,拟全麻下行“双眼下斜肌转位+双眼内直肌减弱+右眼外直肌加强术”。
麻醉过程
入室体温37℃,SpO2 100%,RR 24次/分,HR 110次/分,BP 105/65mmHg。麻醉诱导:面罩吸氧,静脉缓慢注射阿托品0.1mg,芬太尼25μg,丙泊酚40mg,罗库溴铵5mg。待患儿自主呼吸消失,下颌松弛,手控通气顺利后,置入2.0喉罩。手控通气胸廓起伏好,PETCO2波形满意,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固定喉罩。麻醉维持: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T 120ml、RR20次/分,恒速泵入丙泊酚100~200mg/h,瑞芬太尼260μg/h。适当调节呼吸机参数维持PET CO2 35~45mmHg。术中麻醉平稳。术毕前3分钟停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泵:芬太尼0.3mg+昂丹司琼2g+生理盐水100ml,2ml/h恒速泵入。手术时间70分钟,麻醉时间80分钟,出血1ml,术中输入糖盐钾溶液100ml。术毕1分钟拔除喉罩,手控面罩通气1分钟,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术毕10分钟患儿哭闹,呼吸空气SpO2>99%,送返病房。术后无恶心呕吐、剧烈哭闹,2天后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