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5岁,体重17kg。入院前4个月,出现多汗,入睡后明显,无咳嗽、胸痛等症状,伴有易紧张、焦虑。于当地医院就诊发现BP升高,最高达165/105mmHg,行B超检查发现右肾上腺占位,性质不明,建议上级医院就诊,于兰州市妇幼保健院测BP最高165/105mmHg,增强CT提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经酚苄明口服治疗后,BP控制在110~120/70~90mmHg,头上出汗减少,但全身出汗仍多,该院考虑手术风险大,建议专科医院就诊,遂来我院。我院B超检查提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入院诊断: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完善术前检查后于入院第三天行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患儿入手术室,BP 145/96mmHg,HR 135次/分,RR 20次/分。常规监测ECG、外周BP、SpO2。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50mg,芬太尼40μg,罗库溴铵10mg,待麻醉深度足够时置入5.0mm(ID)气管导管,连接麻醉机,呼吸条件设置为VT 170ml,RR 18次/分,诱导后行桡动脉置管,监测动脉BP,并开通中心静脉。术中维持给予瑞芬太尼200μg/h,丙泊酚200mg/h持续输注,术中在剥离和切除肿瘤过程中BP有两次瞬间的增高,最高BP达180/140mmHg,嘱术者暂停操作,并单次给予硝普钠,待BP恢复后继续手术,肿瘤切除后BP下降,最低达68/39mmHg,加快输液速度,同时给予万汶和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液,BP逐渐恢复至80~100/50~60mmHg,术毕待患儿呛咳、吞咽反射恢复,呼之睁眼后拔出气管导管。观察患儿吸空气时SpO2维持97%以上,且完全清醒后送返病房。手术时间为3小时,术中出血10ml,共给予万汶150ml,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液450ml,术中尿量15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