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黑便10天——结肠Dieulafoy病
病例 黑便10天——结肠Dieulafoy病
案例诊断
结肠Dieulafoy病
病例摘要

患者,女,78岁,汉族人。主诉:黑便10天。

入院情况:患者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解黑便1次,为水样便,每天1~2次,具体量不详,伴乏力,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外院处理后好转,间隔2天再次黑便,胃镜提示“胃体小弯侧小溃疡(A1期),无活动性出血”,查血常规: WBC 8.12×109/L,Hb 63g/L,PLT 118×109/L,诊断为“胃溃疡出血”,予输血、护胃、抑酸、支持治疗等,症状无明显好转,出现便血,为暗红色血液或血块,每日1~2次,每次约200~300ml,为求进一步诊疗转入我院。自患病以来,患者精神差,食欲尚可,禁食,小便正常,体重减轻。既往史:高血压病史约3年,维持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稳定。1980年曾行子宫切除术。查体: T 36.1℃,P 84次/分,R 20次/分,BP 124/62mmHg。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贫血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查体无特殊。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脏、脾脏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下消化道出血。老年人的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为大肠肿瘤,由于肠道肿瘤起病隐匿,常于出现肠梗阻、便血等并发症时进行结肠镜检查才获得确诊,可表现为腹痛、呕吐、停止排便、黑便、血便等症状,但患者无腹痛,无排便习惯改变,起病突然,查体未发现腹部肿块,也无贫血、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肠镜检查未观察到病变,肿瘤可能性较小。

其余可能诊断:①缺血性结肠炎:该病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以腹痛、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本病无腹痛症状,这一特征不符合。②炎症性肠病:也可常表现为下消化道出血,但年轻者多见,腹痛较明显,伴有腹泻、消瘦、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部分还表现为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等肠外表现。本病可能性不大。

患者以反复解黑便为主要症状,间歇伴有解暗红色血水样便。首先要确定其出血部位。胃镜检查在胃窦见A1期溃疡,但无活动性出血,因此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消化性溃疡、胃癌)基本可以排除;需要重点怀疑下消化道出血,其中又以结肠出血的可能性最大,如结肠肿瘤、结肠息肉、缺血性肠炎、炎症性肠病等均要考虑。另外,患者无血液性疾病、应激、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病史,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可能性不大。

因此患者目前拟诊“下消化道出血”,为了诊断或排除以上疾病,必要的检查包括血、尿及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腹部B超或CT、结肠镜,必要时行肠系膜动脉造影检查。治疗上可先予埃索美拉唑40mg/d,静滴;生长抑素3mg/d,静脉泵入;给予输血、营养支持治疗。

诊疗经过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6.90×109/L,红细胞计数1.48×1012/L,血红蛋白46g/L,血小板计数54.00×109/L; D-二聚体定量2520ng/ml,3P试验阳性;大便潜血(+++);肝功能:总胆红素4.7μmol/L,结合胆红素0.6μmol/L,白蛋白23.7g/L,丙氨酸转氨酶15U/L,天冬氨酸转氨酶21U/L;肾功能:肌酐79μmol/L,尿素氮3.51μmol/L;心肌酶: CK 50U/L,CK-MB 4.0U/L,LDH 165U/L;肌钙蛋白I 0.64ng/ml;血氨41μg/L空腹血糖7.17mmol/L,糖化血红蛋白4.9%;凝血酶原时间PT 9.9秒;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杆状核粒细胞4%,中性分叶核粒细胞84%,成熟淋巴细胞3%,异形淋巴细胞1%,成熟单核细胞6%;肿瘤标志物正常。腹部B超、腹部CT、心电图及胸片均未见异常。结肠镜示:镜下直肠、全结肠腔内可见大量红色血液及血迹附着,用水冲洗后观察所见结肠黏膜光滑,未见活动性出血灶(见图3-24-1)。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提示回结肠段有活动性出血。入院后经输血、抑酸、止血等处理后患者仍反复解血便,量较多,以解暗红色血水样便为主要特点,监测血常规血红蛋白波动在40~65g/L之间,患者有头晕、乏力等不适,无腹痛。

目前仍不能确定出血部位与病因,回顾患者入院的消化道出血特点,明显呈间歇性,每两次出血中间可间歇12~24小时,因此血管性出血的可能性大。我们再次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首先,肠系膜上动脉DSA提示回结肠段有活动性出血,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全结肠腔内可见大量红色血液及血迹附着,而未见出血灶,是否为结肠血管畸形破裂的出血间歇期,内镜下难以发现?有没有小肠出血的可能?如果是小肠出血,又是哪一种疾病引起的出血,肿瘤、息肉、溃疡、血管畸形还是憩室?其次,患者发病后检查胃镜示:胃体小弯侧A1期小溃疡,无活动性出血,是不是出血原因为此溃疡引起,而胃镜检查时出血暂时停止?实验检查发现: D-二聚体定量升高,3P试验阳性,血小板计数降低,考虑是否存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能,但患者目前并未发现有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引起DIC的病因,也无多发性出血、微循环衰竭或休克及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等DIC的表现,或者还有其他原因?

图3-24-1 结肠镜下见大量红色血液及血迹

为进一步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选择经肛侧进镜,镜下大肠内见较多积血,但未见活动性出血灶,循腔进镜到回肠肠下中段(距离回盲瓣100cm),退镜观察,所见小肠黏膜光滑,血管网清晰,未见糜烂、溃疡、肿物及活动性出血灶,回肠内未见积血。此时我们考虑,如果是小肠出血,镜下应该看到回肠内有积血,而此次进入回盲瓣后所见小肠黏膜光滑,无血迹,也无其他病灶,因此排除了小肠出血的可能,出血灶定位以大肠可能性大。于是退镜反复观察大肠,在横结肠见两处活动性出血灶,呈搏动行性出血(见图3-24-2),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考虑为动脉畸形破裂出血,即Dieulafoy病。予钛夹封闭出血灶及出血灶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退镜。

图3-24-2 小肠镜下见横结肠活动性出血灶

患者经钛夹止血后观察1天无活动性出血,而此后又反复解暗红色便,量渐增多,监测血红蛋白有明显下降趋势,考虑患者仍存在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考虑有以下几种可能:①原有横结肠出血部位再出血,患者虽已行内镜下治疗,当时已无活动性出血,但不除外同一部位再出血可能;②出血部位有可能来自结肠另一出血病灶,虽然前次肠镜只发现一处出血灶,但如果是另一血管畸形引起的出血,出血可为间歇性,在出血的间歇期,镜下可观察不到另一病灶的存在;③上消化道出血仍不能完全排除,因Dieulafoy病好发部位以上消化道多见。继续予输红细胞、血浆、冷沉淀治疗。请结直肠外科会诊进一步明确能否手术治疗,因患者年纪较大,有基础疾病,麻醉、手术风险大,建议再次行胃镜、肠镜检查了解出血部位情况及有无新发出血病灶。

再次胃镜检查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窦炎。再次肠镜检查示: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结肠脾曲见大量暗红色血液,反复冲洗后黏膜未见异常,横结肠原钛夹的上方见一活动性出血灶,为新的出血灶(见图3-24-3),再次用钛夹夹闭活动出血灶及1∶10 000肾上腺素黏膜下注射,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退镜(见图3-24-4)。术后继续予止血、输血、输液对症治疗,患者暗红色血便逐渐减少,血红蛋白逐渐回升,3天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90×109/L,红细胞计数2.12×1012/L,血红蛋白62.0g/L; 5天后大便常规:潜血(便)阴性(-),患者好转出院。

图3-24-3 再次结肠镜下见原钛夹的上方活动性出血灶

最终诊断:结肠Dieulafoy病。

文献复习: Dieulafoy病,最早由法国医师Dieulafoy于1898年报道,它是胃肠道血管畸形的一种,又称黏膜下恒径动脉出血,是引起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学者认为是由于黏膜下血管先天发育异常,多因素引起胃黏膜浅表糜烂或损伤,累及黏膜下层动脉破损而出血,以及血管退行性病变所致血管扩张和畸形等。它可发生在消化道各部位,但以邻近贲门的胃体、胃底多见,也可发生在食管、十二指肠、空回肠、结肠和直肠。主要发生在中老年男性,伴有缺血型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病和肾衰竭等基础疾病者更易发生。Dieulafoy病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一般出血前无先兆症状,多表现为突发性的呕血和(或)黑便,出血急速且量大,可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发作,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改变,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可发生失血性休克。本病例为老年人,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因此很容易考虑到消化道肿瘤,但是相关检查并未找到证据。另外,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基础疾病,起病急,出血量大,呈间歇性出血,符合Dieulafoy病临床特点。因此应首先考虑到此疾病,并积极行急诊内镜检查,寻找出血部位并治疗。

图3-24-4 钛夹夹闭出血灶

内镜是本病首选的诊断方法,内镜下诊断Dieulafoy病的标准有:①微小黏膜缺损(≤3mm)或正常黏膜中发现喷射性出血或搏动性出血;②浅表黏膜缺损或正常黏膜中发现突起的显露血管,可伴或不伴有活动性出血;③微小黏膜缺损或正常黏膜中发现新鲜点状血凝块附着;④除外溃疡、炎症、门脉高压症、肿瘤和黏膜撕裂等其他原因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本病病变范围小、病灶孤立、部位隐匿且可散发于全消化道。出血量大时,大量积血或血凝块掩盖病灶,而在出血间歇期黏膜完全正常,因此实际漏诊、误诊率高。该患者行第一次肠镜检查时,可能为肠内积血及较多,出血部位隐匿,或者为出血的间歇期,因此没有发现病灶。后于出血活动期第二次肠镜检查才发现病灶,而此病例更特殊之处在于有多个出血病灶,且不同病灶出血的间歇期不一致,导致第二次肠镜下只看到一处出血灶,而另一处病灶处于出血的间歇期,止血不完全成功。另一病灶经过24小时后又转为活动期,患者再次出现症状,第三次肠镜止血后完全止血。从这个病例中我们得到些体会:①对于间歇性反复发作而少有消化道症状,且间歇期镜下黏膜正常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宜反复进行内镜检查;②由于本病病灶小,隐匿,位置特殊,镜检时应反复冲洗肠腔以求肠腔显露清楚、仔细观察;③在检查中应注意改变患者体位,尽量缩小检查盲区、避免漏诊。诊断Dieulafoy病其他方法还有选择性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检查等。

内镜下治疗是Dieulafoy病目前首选的方法,成功止血可达90%以上。治疗方法有肾上腺素注射、电凝止血、局部喷洒止血药、血管夹止血等。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电凝(热探头)和局部喷洒止血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局部渗血;内镜下血管夹治疗的成功率可达94.1%~95.2%,再出血率很低,并发症少。对于内镜治疗失败而又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或者病变超出内镜范围时可行在血管造影下行血管栓塞治疗。手术治疗主要作为内镜治疗无法控制时的选择。Dieulafoy病的远期预后较好,死亡的病例主要发生在高龄且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的患者,或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患者中。总之,对于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大出血,同时不能用临床常见病因解释者,则应高度怀疑Dieulafoy病的可能,在控制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积极进行急诊内镜检查以明确尽快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Juler GL,Labitzke HG,Lamb R,et al.The pathogenesis of Dieulafoy’s gastric erosion.Am JGastroenterol,1984,79: 195-200.

2. Walmsley RS,Lee YT,Sung JJ.Dieulafoy’s lesion: a case series study.World JGastroenterol,2005,11: 3574-3577.

3.郭世斌,马菁,葛林梅.Dieulafoy病的内镜下诊治.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 48-49.

4. LjubicicN.Efficacy of endoscopic clipping and long-term follow-up of bleeding Dieulafoys'lesions in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6,53: 224-227.

上一篇:病例 反复便血1年余,再发1天——肠道NK/T细胞淋巴瘤 下一篇:病例 黑便1个月——小肠海绵状混合型血管瘤伴出血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