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胃癌术后-输出袢近端溃疡(Forrest Ⅱa)内镜下止血术
病例 胃癌术后-输出袢近端溃疡(Forrest Ⅱa)内镜下止血术
作者
肖君
案例诊断
胃癌
导读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治疗方法颇多,胃部分切除术仍为中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后残胃作为一种特殊的癌前状态,手术后残胃病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包括残胃癌、残胃炎性病变、吻合钉(缝线)残胃、残胃息肉等。残胃炎性病变以吻合口及残胃炎最常见,其次是吻合口及残胃溃疡,其发生与手术方式有明显的相关性,主要原因有:①胃部分切除后正常的生理保护功能遭到破坏,十二指肠液逆流入胃,溶解黏膜上皮细胞,破坏黏膜屏障,引起黏膜炎性病变及溃疡形成;②胃窦切除腺体失去胃泌素的营养作用萎缩,保护黏膜功能下降;③Hp感染;④吻合钉(缝线)的刺激。

吻合口溃疡可分为2种:①早期溃疡:指术后1个月内发生者,平均发生率为6%;②晚期溃疡:发生率较低,为0.6%。国外有资料显示,毕Ⅱ式胃大部切除的患者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较高,假如加做迷走神经干切除术,其发病率小于1%;但是单行胃肠吻合术而无迷走神经干切除者其发病率高达30%。空肠段抗酸能力较差,毕Ⅱ式吻合后胃酸直接作用于空肠黏膜易形成溃疡,故吻合口溃疡也多发生在肠侧。

吻合口溃疡的治疗,Forrest Ⅱb级以下的溃疡可首选内科治疗,随着质子泵抑制剂的发展,绝大部分吻合口溃疡可经保守治疗治愈。对于吻合口溃疡合并出血者,主要针对Forrest分为Ⅰa~Ⅱb级,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应尽早行内镜下治疗,包括黏膜下药物注射治疗、热凝治疗以及机械止血治疗。若出血量大,内科及内镜治疗无法控制出血的情况下,外科手术根据情况可以施行全(或残)胃切除、迷走神经干切除、迷走神经干加60%的胃大部切除或胃大部分切除加Roux-en-Y胃肠吻合。

病历摘要

一般情况

患者胡××,男,72岁,胃镜检查时间2012-03-29。

主诉

胃癌术后3年,便血8小时。

简要病史

患者3年前,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查胃镜示:胃窦溃疡、癌变,行“胃癌根治术(毕Ⅱ式)”,术后病理:胃窦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可疑癌变,淋巴0/10枚未见癌转移。第6组淋巴结内见钙化血吸虫卵。免疫组化证实: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恢复良好。此次入院前8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共排血便3~4次,色鲜红,共约200ml,伴乏力、汗出。

治疗过程

入院后查心率100次/分,血压100/60mmHg,红细胞3.23×1012/L,白细胞3.65×109/L,血红蛋白87g/L,血细胞比容0.31。予扩容、输液及输血治疗,奥美拉唑(洛赛克)80mg静推后,予8mg/h持续静滴。血流动力学平稳后次日行胃镜检查,选用带副冲水功能胃镜(GIF-Q260J)仔细探查残胃、吻合口及输入袢、输出袢,见输出袢近端一枚约0.8cm×0.8cm大小溃疡,中央可见裸露血管残端,予黏膜下多点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溶液,共约20ml,再用热凝钳对溃疡面行凝固烧灼,观察创面未见新鲜出血,术毕(图1)。返回病房后,继续予奥美拉唑8mg/h静脉滴注,72小时无活动性出血迹象后,改为40mg静滴,每日2次。患者恢复良好,1个月后复查胃镜,无溃疡及再发出血灶。

图1 急诊胃镜诊疗过程

A.溃疡表面可见裸露血管残端;B.溃疡旁黏膜下多点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溶液;C.热凝钳烧灼;D.治疗后创面;E. 1个月后复查溃疡基本愈合;F. 1个月后复查溃疡基本愈合

诊治体会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专家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胃息肉切除术后出血 下一篇:病例 嵌顿胃底间质瘤伴出血内镜下治疗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