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致青年脑梗死1例
病例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致青年脑梗死1例
案例诊断
脑梗死
病例简介

患者男,38岁。因“突发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无力10天”于2010年4月22日入院。2010年4月12日患者吃晚饭时突然出现言语不能,但家人说话患者可以点头表示理解,伴右侧肢体无力,约30分钟后上述症状完全缓解,但患者出现胸痛、腹痛,疼痛剧烈,家属将患者送至当地医院就诊,查心肌标志物、血尿淀粉酶、心电图、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平扫(图1)提示双下肺炎性病变,予以抗炎等治疗后,患者胸痛、腹痛缓解,言语不清及右侧肢体无力完全恢复。患者返回家中休息。2010年4月20日患者休息时突然出现头晕、视物模糊,言语含糊不清,右侧肢体无力,就诊于外院急诊,血压113/68mmHg,行颅脑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言语不清、头晕症状明显缓解,仍有右侧肢体无力,患者及家属拒绝留院观察,当天返回家中。次日晚间,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较前加重,再次出现言语不能,患者就诊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血压130/70mmHg,颅脑CT(图2)提示左侧颞、顶、枕叶低密度灶,考虑为“脑梗死”,行颅脑MRA检查(图3)提示左侧颈内动脉未显影。患者及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神经内科。

图1 2010年4月12日胸部CT平扫,主动脉内腔完整,未见撕裂内膜片影及双腔现象(箭头)

图2 2010年4月22日颅脑CT(平扫+增强)显示:左侧颞叶、顶叶皮质、白质大片状低密度影(A、B图箭头),病灶无明显强化(D、E图箭头),中线结构略右移(A图);骨窗显示颅骨未见明显异常(C图)

图3 2010年4月22日颅脑MR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未见明确显影,左侧大脑中动脉较右侧显影浅淡,分支较右侧少(箭头)

既往史

近1个月来发现血压升高,最高160/90mmHg,未系统诊治。患者10余年前曾因打架头部外伤,伤及左枕部,当时未系统诊治,此次发病外院颅脑MRI检查提示左枕部头皮下占位,显影不清,神经外科会诊后考虑异物所致,不除外患者头部外伤异物占位可能。否认近期头、颈部外伤史。吸烟20余年,每日10余支;饮酒20年,每日饮白酒约200ml。

家族史

父亲已故,晚年死于脑梗死,余无家族及遗传病史。

入院查体

右利手。左臂血压132/68mmHg,右臂血压128/65mmHg。双颈动脉波动正常,听诊未闻及杂音,双侧桡动脉搏动良好。心、肺、腹部查体(-)。

神经科查体

嗜睡,记忆力、计算力及定向力正常。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视力正常,粗测视野无缺损。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各向眼动充分,未见眼震。双侧颞动脉搏动正常,颞区无压痛,颞肌对称,无萎缩;张口、咀嚼有力,下颌无偏斜。右侧鼻唇沟浅,悬雍垂居中,双侧软腭抬举正常,咽反射存在。双侧耸肩、转颈有力。伸舌居中。右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Babinski征(+)。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腱反射正常,病理征(-)。躯干、四肢深浅感觉及共济查体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

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丙氨酸转氨酶55U/L、γ-谷氨酰转肽酶76U/L、总胆固醇2.9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17mmol/L、C反应蛋白6.64mg/L,其余血糖、电解质、肾功能正常范围。动态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心肌标志物均未见明显异常。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6.7μmol/L(正常值6.0~16μmol/L),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抗体(-)。

诊断

脑梗死。

病因分型

左侧颈内动脉夹层。

入院后查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超声(图4)提示:横弓部至双侧颈内动脉以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夹层动脉瘤形成,经CTA确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并提示主动脉夹层累及双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血栓形成或狭窄(图5、图6)。心外科会诊,拟行主动脉弓全弓置换术,但术中需肝素化,因脑梗死面积较大,颅内出血风险高,存在手术禁忌;患者存在双侧颈动脉夹层,本科拟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家属因手术风险及经济原因拒绝。

图4 2010年4月29日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超声显示:左侧颈总动脉可见剥脱内膜,将颈动脉分为真(粗箭头)、假(细箭头)两腔,假腔内充满血栓

图5 2010年5月11日颈动脉CTA显示:左颈总动脉近段(A图白色细箭头、B图黑箭头)、左锁骨下动脉(A图白色粗箭头)近段重度狭窄-次全闭塞

图6 2010年5月11日颈动脉CTA显示:右侧颈总动脉中远端管腔内见大量低密度血栓影(A图白色实线区,细箭头所示)及线样高密度造影剂影(B图白箭头),主动脉弓内可见线样低密度内膜片影(A图粗箭头)

一年后(2011年5月)随访,患者轻度构音障碍,右侧肢体肌力明显恢复(5-级),生活可完全自理,还可从事游泳等轻、中等体力的有氧运动。患者仅服用阿司匹林抗栓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治疗。已于心外科查胸腹动脉CTA(图7),仍存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夹层,无手术指征,建议患者随诊观察。因经济原因及考虑手术风险,家属仍拒绝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

图7 2011年3月7日(随诊复查)胸部、腹部大血管CTA

A.由上至下头臂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内可见撕裂内膜片(箭头);B.由上至下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内可见撕裂内膜片,升主动脉管径明显扩张,管径约49mm(箭头);C.主动脉弓内可见撕裂内膜片(箭头);D.腹主动脉内可见撕裂内膜片(箭头)

讨论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专家点评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主动脉弓源性栓子致双侧大脑前动脉区梗死1例 下一篇:病例 并发高血压脑病的穿支动脉硬化性小卒中1例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