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4岁。因头晕、视物不清1日于2009年5月2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一天在行走中突然感到头晕、视物不清,无头痛、恶心、呕吐及其他不适,次日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左眼视野中心暗点,颅脑MRI:双侧大脑后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散在新鲜梗死灶,初步诊断为左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和急性脑梗死,逐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
既往史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日血压和治疗情况不详。7年前行直肠癌手术。不吸烟,每日饮酒2两。
入院查体
血压156/88mmHg,双侧血压无差异,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可见术后改变及人工肛门。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轻度构音障碍,视力正常,左眼右上方视野缺损,其他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右上、下肢肌力5-,双侧共济运动及感觉系统无异常,病理征(-)。
辅助检查
常规化验、血液生化及凝血系统、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5.4mmol/L,餐后1小时10.1mmol/L,餐后2小时9.9mmol/L,糖化血红蛋白5.1%。
胸部X线检查:心脏轻度扩大、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检查及心电监测未发现异常。
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发病后1日):双侧大脑后动脉及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的多发新鲜梗死灶,多处为皮层梗死灶(图1),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像(FLAIR):见脑桥及前后分水岭区陈旧小的梗死病灶。MRA: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可疑狭窄,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远端未显影,右侧椎动脉显影不良(图2)。

图1 磁共振DWI:双侧大脑后动脉(长箭头)及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细箭头)的多发新鲜梗死灶,多处皮层、皮层下梗死灶(短箭头)

图2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A.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可疑狭窄(纵向箭头),右侧椎动脉显影不良(横箭头);B.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远端未显影(箭头)
经颅多普勒彩超:可见双颞窗透声不良,基底动脉血流方向正常,左侧椎动脉流速增快。颈动脉超声:右侧颈内动脉和左侧颈动脉分叉处斑块,无溃疡性改变,右侧无明显狭窄,左侧狭窄率57%。
经食道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2009年5月29日):未见心内血栓及Moya征、静脉注射激活的生理盐水并做Valsalva负荷动作时右向左分流(+);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见复杂斑块,斑块最大厚度10.3mm,可见溃疡,降主动脉见到活动性斑块,随心脏搏动而运动(图3)。

图3 TEE检查
A.主动脉弓见复杂斑块,最大厚度10.3mm(粗箭头),可见溃疡(细箭头);B1~B4.活动性斑块(箭头)随主动脉内的血流在一个心动周期内的运动幅度和活动轨迹
下肢静脉超声:无静脉扩张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①多发性脑梗死(病因分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责任动脉为主动脉弓复杂斑块;发病机制:动脉到动脉栓塞);②左侧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③左侧颈内动脉狭窄;④高血压Ⅲ级(极高危组);⑤糖耐量受损。
住院后给予微量泵持续静脉输入普通肝素720U/h治疗3日,TEE检查确定栓塞来源后予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作为二级预防。经治疗患者肌力恢复正常,至出院时仅遗留视野缺损,出院给予阿司匹林100mg/d、氟伐他汀20mg/d、坎地沙坦酯8mg/d和氨氯地平5mg/d继续治疗,并转回所居住社区医院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