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
患者女,80岁,急诊以“阵发性心悸胸闷伴头晕1周,加重1日”于2006年11月6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10月3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伴头晕、四肢乏力,活动后加重,休息稍缓解。无黑矇及耳鸣。2006年11月6日心悸胸闷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纳差。来我院急诊就诊时出现意识丧失6分钟,呼之不应,压眶反射消失,无抽搐发作。血压60/40mmHg,心电图示T波低平,ST段压低。多巴胺治疗后血压升至90/60mmHg。
既往史
患者40年前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病史,治疗后痊愈。10年前行阑尾切除术,9个月前诊断为肺栓塞,华法林治疗,未按时服药。1个月前自行停药。
入院时查体
神清,查体合作。双侧血压:90/60mmHg。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神经系统查体:意识状态清醒,应答切题,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深浅感觉存在,颈软无抵抗。未闻及颈部血管杂音。
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凝血检查显示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为1.23 D-二聚体(D-dimer):6805μg/L。心电图:窦性心律V1~V4T波低平。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右心明显扩大;三尖瓣反流(大量);肺动脉高压(中度)。外院冠状动脉造影(9个月前):三支血管未见狭窄病变。
入院诊断
晕厥待查;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准备进行CT检查时突感呼吸困难加重,呼吸频率增快,后停止;心率增至130次/分,后很快减慢至停跳;血压由90/60mmHg降至0。考虑为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所致,该患者无溶栓禁忌证,在积极心肺复苏及辅助支持治疗下,经家属同意后急行溶栓治疗。选用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当入量达32mg时患者出现抽搐,双眼球斜视,神志不清。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病理反射引出,Babinski征(+)。考虑可能为脑栓塞,不除外脑出血可能性。患者当时病情重,无法行CT检查。即停rt-PA及所有抗凝药物,给予脱水剂甘露醇250ml,每8小时一次。治疗12小时后患者神志清醒,左侧病理反射消失。病情稳定后经螺旋CT证实为:右下肺及左上肺肺血栓栓塞;颅脑CT检查未发现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无神经系统持续性症状,考虑为小栓子脱落所致。院外继续服用华法林抗凝,维持INR2.0左右。坚持随访,目前一般状况良好。
例2
患者女,61岁,因“间断胸痛4年”于2009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胸前区钝痛,多于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出现,手掌范围大小,持续约1分钟。伴背部酸痛及咽部紧缩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1~2分钟症状可自行缓解。无头晕、黑矇、晕厥、恶心呕吐等。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史
患者糖尿病史21年,平素使用胰岛素,血糖控制欠佳。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血压160/100mmHg,从未服药治疗。否认高脂血症、脑血管病、消化道出血病史。
查体
双侧血压:125/75mmHg。心率:6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神经系统查体:意识状态清醒,应答切题,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深浅感觉存在,颈软无抵抗。未闻及颈部血管杂音。
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D-dimer未见明显异常。糖化血红蛋白7.2%。超声心动图:左室壁运动欠协调;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入院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型糖尿病;高血压2级(极高危分层)。
诊疗经过
入院后规范抗血小板治疗,并积极控制血糖、血压。2009年11月25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后降支狭窄90%,因后降支细小支架无法顺利通过(图1)。决定对后降支行球囊扩张。术中应用肝素8000U。术后应用依诺肝素抗凝。2009年11月27日患者出现口唇出血不止,考虑依诺肝素抗凝治疗所致,改用达肝素钠继续治疗。2009年11月29日午后自觉视物不清,左侧视野模糊伴局部缺损,右侧枕后痛。无感觉及运动异常。查体:双侧血压170/80mmHg,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感觉查体正常,病理征未引出。急诊行颅脑CT扫描。CT结果示:右侧顶叶、枕叶脑出血,估计出血量30ml(图2)。停用所有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同时控制血压。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新的出血,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图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后降支狭窄90%

图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脑出血患者CT结果,示右侧顶叶、枕叶出血(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