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病例-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病例 >  病例 发热、咯血、胸痛
病例 发热、咯血、胸痛
案例诊断
支气管-肺超鞭毛虫感染肺结核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21岁,于2006年3月30日入院。

一、主诉

发热、咳嗽、痰中带血伴胸痛1月,加重1天。

二、病史询问

(一)初步病史采集及诊断方向的确立

患者青年男性,在校大学生,1个月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胸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常于午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9℃,未系统诊治。1天前咯鲜血,来我院就诊。既往幼年常患呼吸道感染,无其他基础疾病史及外伤史。门诊胸部X线示右肺可见实变影。依据病史、体征及胸部X线结果,初步诊断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问诊目的应围绕发病诱因,发病前的异常表现及发病后的症状及特点、伴随症状,是否曾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及效果如何等展开问诊;同时兼顾临床表现相似的其他疾病的鉴别,以寻找诊断证据。

(二)问诊结果及临床分析

1.是否存在发病诱因?

呼吸道感染或肺炎患者常有一定的诱因:如受凉、感冒、接触过患病人群等;醉酒后的误吸是致吸入性肺炎的因素之一;精神、心理等方面因素所致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等。

2.咳嗽时是否存在咳痰及咯血,其量、气味、颜色、黏稠度等?

该患者咳少量黄白痰,略黏稠,无异味,量约每日5~10ml。患者咳黄白痰,此为感染的重要依据。另患者出现咯血1天,量约10ml,为新鲜血液,考虑该患者可能存在支气管、肺组织的损伤,应警惕支气管小血管损伤或内膜病变及占位病变。

3.是否存在体温的改变、是否规律及应用对症药物?

患者常于午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9℃,自服退热药物(具体不详),但热不退。依据患者症状及体温的变化情况,应警惕结核感染。

4.于院外是否自行应用了抗生素?其类别、效果?

可通过了解院外抗感染治疗的情况来考虑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分析并指导下一步该如何选择药物。

5.是否有特殊的饮食习惯或最近吃过生鲜等食物?

患者本溪人,平素喜爱吃“小龙虾”(蝲蛄)。应警惕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病等。

6.是否存在特殊环境史?

患者初次病史采集过程中,并未深入涉及。

综上,患者男性,21岁,在校大学生。因“发热、咳嗽、痰中带血伴胸痛1个月,加重1天”于2006年3月30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胸痛、乏力、消瘦、盗汗,未予诊治。常于午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9℃之间。1天前咯鲜血,量约10ml而入院。患者幼年常患呼吸道感染。

通过问诊可明确,该患者幼年常患呼吸道感染,无结核病史。本次发病为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9℃之间,多于午后出现,同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胸痛、乏力、消瘦、盗汗。下一步是完善体格检查,注意肺部是否存在啰音。着重完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寻找诊断证据。依据患者症状表现,鉴别相关疾病,如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

评价:此例病史采集看似无漏洞且对问诊内容进行的临床分析也近乎合理,但却忽略了其生活史及居住环境史。某些疾病的发生,常常与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居住环境有关,但初次问诊并未深入询问,由此可能遗漏一些重要信息。

三、体格检查

(一)重点检查内容和目的

依据患者症状,考虑呼吸系统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系统地、全面地检查同时,应重点注意准确测量体温和肺部体征,尤其是啰音情况。

(二)体格检查结果及临床分析

体温38.5℃,神清语明,口唇无发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叩诊呈清音,右肺背底部可闻及水泡音。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结合体格检查与问诊结果,与呼吸系统感染的思路相吻合,体温38.5℃,肺底可闻及水泡音提示有感染。进一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病变部位、病原学,并判断病情程度,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四、辅助检查及目前诊断

(一)初步检查内容及目的

1.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进一步证实感染性疾病。

2.血清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抗体检查:明确病原。

3.痰菌涂片、痰菌培养:明确病原。

4.胸部影像学:明确诊断并了解病变部位和范围。

(二)检查结果及分析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7.84%,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4.4%,单核细胞百分比10.84%,淋巴细胞百分比43.12%,血红蛋白111g/L,血小板计数404×109/L。

2.血沉:19mm/h。

3.痰查结核菌(-),结核抗体(+)。

4.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为10mm。

5.痰菌培养:入院当天未出结果,三天后出结果。

6.胸部影像学: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见大片密度不均匀增高影,边缘不清,部分与胸膜相连(图1)。

图1 胸部CT

首先依据患者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听诊右肺背底部可闻及水泡音,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见大片密度不均匀增高影;同时结合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及家族遗传病史情况,目前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可能性较大。

其次,患者病程较长,有乏力、盗汗、消瘦、午后发热等症状,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为10mm,提示中度阳性,但痰查结核菌阴性,血细胞沉降率19mm/h。综上,肺结核不除外。完善病原学检查,待结果回报,指导抗菌药物选择。

目前诊断:细菌性肺炎。

治疗方案及理由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对本病例误诊的思考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上一篇:病例 发热、血小板减少、浅表淋巴结肿大 下一篇:病例 咳嗽、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评论
发表评论
典型病例